劳动监察执法中调查笔录制作技巧 《调查笔录》主要应用在调查取证上,是调查取证的重要手段,是查清案情的有效途径。做好《调查笔录》是办案的基础,是办案质量的保障。要做好一份笔录,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还要有很多技巧,要具备一定的法学知识、专业法知识和对文字的综合概括和判断能力,同时还要熟悉基本案情,在熟悉案情的基础上进行笔录,这样才能达到查清案件的目的。下面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谈谈劳动监察调查笔录制作技巧。 1 、熟悉案情,拟好询问提纲。 熟悉案情,拟好询问提纲是调查取证做好笔录工作的第一要务。案件的发生不外乎一是举报投诉;二是日常巡查中发现。这两类获知形式,办案人员都有时间熟悉案情,对案件的性质有起码了解和作出判断,针对不同性质的案件,明确构成违法的要件,拟好询问提纲,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取证,查实用人单位是否存在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行为。对那些当场查获的案件,执法人员在发现案件的同时,要对案件进行定性,其构成违法的要件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头脑中打好询问提纲,有针对性地开展询问,以免措手不及。 2 、应全面、客观、公正地收集证据。 调查笔录的目的是收集证据,收集证据要求做到全面、客观、公正。 (1 )全面收集证据主要指:在证据的种类上既要收集证人证言,又要提取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还要做好现场笔录、当事人陈述等。现场笔录的证明力强,要重视这方面的证据收集,把证据固定下来。在证人证言的收集上,要尽可能多地收集知道案件真实情况人的证言,防止证据未穷尽,而原有证据又缺乏证明力而无法定案。因为《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都规定在提起诉讼或复议后,行政机关不可再调查取证,可能因证据不足而导致案件的败诉。所以说证据多了无妨,证据少了则无法补救。 (2 )收集证据要客观、公正。所谓客观地收集证据,是指调查取证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因为证据是客观存在事实的反映,要按照证据本来面目如实地收集证据,不能先入为主、主观臆断、偏听偏信、弄虚作假、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所谓公正地收集证据,一要遵循分别取证的规则。面对众多的证人及行政相对人,在调取证据时,不宜采用集中询问、共同讨论,相互提示的形式,而应当分别单独进行,防止证人之间和当事人之间相互影响,降低证据的可信程度。二要遵循及时取证的规则。只有及时取证才能及时作出处罚,这是行政效率的要求,也是对证据真实性的要求,有时候证据可能随时灭失,就应当及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