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成语拼音成语典故成语出处1背城借一 bèichéngjièyī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2背城一战 bèichéngyīzhàn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3兵临城下 bīnglínchéngxià 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元·无名氏《 范书》第一折:“有一日兵临城下,将至濠边,四下里安环,八下里拽炮,人平了你宅舍,马践了你庭堂。”4城北徐公 chéngběixǘgōng 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美男子。后作美男子的代称。《战国策·齐策一》:“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5城狐社鼠 chénghúshèshǔ社:土 地 庙 。城墙上 的狐狸 ,社庙 里的老 鼠。比喻依 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而托焉,薰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晋书·谢鲲传》:“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6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héngménshīhuǒ,yāngjíchíyú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北齐·杜弼《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7城下之盟 chéngxiàzhīméng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8赤舌烧城 chìshéshāochéng赤:火红色。赤舌如火,足以烧城。比喻毁谤或挑拔离间的话非常伤害人。汉·扬雄《太玄经·干》:“赤舌烧城,吐水于瓶。”9单兵孤城 dānbīnggūchéng单兵:寡弱无援的军队;孤城:孤立无依 的城池。形容军队及其驻军的城池孤立无依 ,势力单薄,没有外援。《后汉书·耿恭传》:“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10等价连城 děngjiàliánchéng同样价值连城。比喻同样贵重。《梁书·儒林传·范缜》:“晋棘、荆和,等价连城,骅骝、騄骊,俱致千里。”11独坐愁城 dúzuòchóuchéng愁:忧愁。独自坐在忧愁的城中。比喻独自为忧愁所包围。汉·李陵《答苏武书》:“身之穷困,独坐愁苦。”12防意如城 fángyìrúchéng意:心思,指私欲。指严格遏止私心杂念,象守城防敌一样。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守口如瓶》:“富郑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