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丁紫园学号:1311010106临班:89班16号关于雾霾天气的成因与防治我的家乡在海南那里山清水秀,空气新鲜,那里有碧海蓝天,还伴有椰风海韵,一度认为雾霾离我的小岛很远,但是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和海南日报的一篇《雾霾距离海南岛多远》的报道后我深深地感觉雾霾的危害,通过查资料和阅读作品我对雾霾有了更深的了解。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家日益繁荣昌盛。近年来,我国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仍存在着许多环境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的雾霾天气。雾霾天气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由于这是一种罕见的天气现象很多人只是把它当做普通的雾天来看,并未意识到其危害。早在1952年,英国伦敦就被雾霾笼罩,并在当时被称为雾都。当时,有近8000人因为烟雾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统疾病。伦敦政府对这一情况立即做出反应,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1975年,伦敦的雾日已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则进一步降到5天。1980年代后,伦敦政府先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了不同的防治措施。在我们的邻邦日本,他们都称雾霾为毒气,并且愿意帮助中国来治理雾霾天气。那么究竟是为什么人们都对雾霾天气如此恐惧呢?下面我就来说说什么是雾霾。霾也叫雾霾(烟霞),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雾霾的文化现象在西方国家的历史上,工业革命后世界很多城市都曾经体验过“雾霾之殇”。刺鼻的浓雾最初被人们视为社会发展的象征,引发了多种奇特文化现象,刺激了艺术家们的创作,大雾之下,莫奈的英国议会系列作品、狄更斯的《雾都孤儿》纷纷问世。后来雾霾博物馆也悄然走进人们的视线。例如:多诺拉:为烟雾事件建立雾霾博物馆,博物馆中展示了多诺拉烟雾事件的珍贵文物和文献资料。此外,博物馆还通过举办趣味运动会和戏剧演出等活动向人们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我国,我国是不是也可以向西方学习建立起相似的文化体系,文人作家是否也可以出版一些用以警醒世人的作品流传并继承下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雾霾天气的成因据气象专家介绍,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原因如下:第一,污染物排放量大。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这些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大型城市,城市运行带来的各类污染物排放量非常大,当污染扩散条件不利,污染源排放污染物难以扩散,空气污染随之加重。特别是2012年12月以来,整个华北地区处于极端低温天气,同比温度比往年要低,由于低温导致燃煤采暖排放量相应增加,这个影响也比较大,所以根本原因还是污染物排放大。第二,扩散条件不利。近期极端不利的污染扩散条件是形成污染过程的直接原因。由于地面闭合低压控制,地面风速减少,湿度加大,并且逐渐形成了进风逆温和大雾极端天气扩散,持续积累造成本次污染过程。第三,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由于PM2.5污染区域性以及相关联区域污染传输,也是形成重污染的重要因素。近期,周边地区污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