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讲、三角形总复习 基础知识 1.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与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 2. 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关系定理及其推论; 3.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4. 特殊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如等腰三角形); 5.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三角形一章在平面几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知识上来看,许多内容应用十分广泛,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证题方法来看,全等三角形的知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及为方便的工具,通过证明全等,解决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从而解决平行、垂直等问题。因此,它揭示了研究封闭图形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研究的工具。因此,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多总结,多归纳,使知识更加系统化,解题方法更加规范,从而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 例题精讲 一、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 【例 1】如图 1,已知 ABC 中,BACAD BC90 ,于 D,E 是 AD 上一点。 求证: BEDC 二、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 【例 2】已知:如图,在 ABC 中,AB>AC,AM 是 BC 边的中线。求证:AMABAC12。 2 三、角平分线定理的应用 【例3】如图,∠B=∠C=90°,M 是 BC 的中点,DM 平分∠ADC。求证:AM 平分DAB。 四、全等三角形的应用 1 、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例4】已知如图,△ABC 是边长为 1 的等边三角形,△BDC 是顶角(∠BDC)为 120°的等腰三角形,以 D 为顶点作一个 60°的角,它的两边分别交 AB 于 M,交 AC 于 N,连结 MN。求证: AMN的周长等于 2。 2 、“全等三角形”在综合题中的应用 【例5】如图,已知:点 C 是∠FAE 的平分线AC 上一点,CE⊥AE,CF⊥AF,E、F 为垂足。点 B 在 AE 的延长线上,点 D 在 AF 上。若 AB=21,AD=9,BC=DC=10。求 AC的长。 3 五、中考点拨 【例6】如图,在ABC 中,已知∠B 和∠C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过点F 作DE∥BC,交AB 于点D,交AC 于点E,若BD+CE=9,则线段DE 的长为【 】 A. 9 B. 8 C. 7 D. 6 六、题型展示 【例7】已知:如图,ABC 中,AB=AC,∠ACB=90°,D 是 AC 上一点,AE 垂直 BD的延长线于E,AEBD 12。求证:BD 平分∠ABC 【例8】某小区结合实际情况建了一个平面图形为正三角形的花坛。如图7,在正三角形 ABC花坛外有满足条件 PB=AB 的一棵树 P,现要在花坛内装一喷水管 D,点D 的位置必须满足条件 AD=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