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在机械非标设计一线跌跌拌拌,主持设计了几十种产品的设计;在这些项目中与帝都知名设计研究院,著名高校及兄弟单位进行过多次合作。深深体会到机械设计人才良莠不齐,军水摸鱼沽名钓誉之徒太多;大多数设计人员毕业后很少再学习,甚至平均下来每月还不看一本专业书籍,所以其水平也不敢恭维。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要经历一下几个阶段:1.这个级别就是能掌握设计所需的工具;熟练操作,,,、等软件,深刻理解材料力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理论,机加工工艺,金属工艺学等基础理论;熟练掌握公差配合,工程材料等基础知识。当然什么叫做熟练操作,经常见那些自称用某种软件很熟练的小伙子们实际操作软件的时候是那么生疏,熟练程度不好界定,如果必须量化那么只能给个近视量,如果用某个软件绘制工程图不到张,如果三维模型画够上千个就别说自己是熟练。深刻理解力学理论也一样,不说对那些要点如数家珍,最起码说对一个学科能系统地从头到尾穿起来。熟练掌握是更进一步的要求,举个例子,对于公差配合熟练掌握就是对基准基准体系、形状公差、位置度公差、延伸公差带、等知识熟记于心,对这些公差的应用,公差的检测,以及加工过程中保证这些公差的工艺等有初步了解。达到了这些要求,具备了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2.图纸是工程师的语言,作为幼儿就应该学会说话了;国标就是语法,常用的三五十个制图国标应该倒背如流,如果有企业标准和规范会稍多一点,这些倒没这么难绘制两三千张工程图这些标准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关于制图之前也曾说过"现在好多工作多年的机械设计人员连张像样的图纸都画不出来”学会工程师的普通话。三维图也是有语法的,并不是按照尺寸画出三维图就行了:是采用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如果自下而上从零件时候就必须为下一步装配,方针,修改做准备;基准面怎么选,用什么特征都不是随便选的;零件图绘制顺序还要结合零件的加工工艺顺序一致,是先拉伸切除还是先旋转切除都要结合零件的加工工艺;三维图装配也一样,根据装配规范的总成逐级装配。3.儿童级是最为漫长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可以在师傅的指导下完成简单的零件设计。既然是设计肯定要对这个零件的功能要求力学性能了如指掌,然后进行适当的力学计算;不要依靠分析软件,因为当没搞明白本质之前,靠软件就是盲目的;在这里需要强调的就是在机械设计中任何软件都是工具,真正宝贵的是设计者的思想和创意,而并非软件。分析的目的在于获得符合要求的工作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