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学习目标:1、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鄙、微、许、辞。积累文言虚词:以、其。2、 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3、 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教学方法:交流、讨论、点拨学习过程: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共其乏困()3.夫晋,何厌之有()4.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5.秦伯说, 与郑人盟()6.失其所与, 不知()二、古今异义1.贰于楚也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三、词类活用1、夜缒而出2、朝济而夕设版焉3、既东封郑4、晋军函陵/ 秦军汜南5、与郑人盟6、既东封郑7、阙秦以利晋8、越国以鄙远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10、若不阙秦1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12、烛之武退秦师(三)形容词的活用①越国以鄙远②臣之壮也③今老矣④共其乏困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邻之厚,君之薄也(四)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四、一词多义(一)解释下列重要实词:①“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②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③贰则疑惑。《荀子·解蔽》④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⑤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⑥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①越国以鄙远②《左传 ·庄公十年》: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③《左传 ·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①例:本文: “许之 ”、“许君焦、暇 ”②愚公移山》:“杂然相许。③ 《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④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二)重要虚词①以其无礼于晋()②敢以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④焉用亡郑以陪邻?()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①今急而求子()②夜缒而出()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④朝济而夕设版焉。()3.其①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③失其所与,不知()④吾其还也()4.之①子犯请击之()②是寡人之过也()③臣之壮也()④夫晋,何厌之有()⑤辍耕之垄上()五、特殊句式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3、夫晋,何厌之有4、以其无礼于晋5、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6、 佚之狐言于郑伯六、重点语句翻译1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2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