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修改意见教学流程:一、预设目标:1 掌握常见的文言知识点并疏通文意2 通过概括文章内容,锻炼学生语言表述能力3 通过对文章的理解,锻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4 学会鉴赏语言艺术,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二、预习检测:1.《左传》又名《》或《》,是我国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作。2.《左传》与《》《》一起被称为它们被称作 “”。3.注音:氾南()夜缒()共其乏困()秦伯说()杞子()不知()阙秦()逢孙()微夫人()佚之狐()戍之()三、整体感知:阅读全文,概述故事。四、具体研习:1、翻译第一段,试着找找重要的文言知识点。2、总结第一段交待了什么事情?引出写作背景3、合作探究:小组内分配任务,翻译2,3,4 段,总结出重要的文言知识点。4、归纳知识点。5、分析课文:①本文中哪一段最精彩?为什么?第三段最能体现烛之武的说话艺术②烛之武如何一步一步的劝说秦君的?秦晋围郑,郑既知其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欲扬先抑,以退为进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阐明利害,动摇秦君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替秦着想,以利相诱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③分析人物形象烛之武:爱国深明大义勇敢知难而上,义无返顾善辩口若悬河,巧言善变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小结:烛之武、郑伯两个人都有着相同的特点,二人都是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目的,都以三寸不烂之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达到自己的目的,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力量以及说话的艺术。五、拓展延伸:在这篇古文里我们要学习古人的什么智慧?利益、矛盾六、转化练习: (选做) 1、如果你是烛之武,你能劝退晋军吗?试试看。2、现在钓鱼岛问题逐渐升温,这是中日之间的领土争端,但是美国却经常掺和其中,帮助日本争夺我们的钓鱼岛。假如让你去劝说奥巴马不要介入中日的领土争端,你会怎样去劝说?(注意要借鉴领悟并延伸烛之武的说话技巧)七、梳理反思:1、知识点梳理 : 通假字倒装句式(状语后置 ,宾语前置 ,判断句 ) 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重要的实词2、情感反思:1 欣赏文中的嘉言懿行,并学会分析人物性格技巧2 领悟古人的智慧和品德,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提升自我。八、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