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和心血管病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中牙周病和心血管疾病是非常普遍的。它们都是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例如年龄, 吸烟,糖尿病和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重叠。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牙周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性增加是密切相关的。动物模型体外实验的生化、 生理分析和临床研究提供了牙周致病菌的实质性影响证据, 其毒力因子与细菌内毒素参与所有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包括内皮功能障碍,炎症,氧化应激,泡沫细胞的形成,脂质沉积,血管重塑和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介入研究表明, 治疗牙周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全身炎症和内皮功能障碍。然而,没有进行介入研究评估牙周治疗是否可以主要预防心血管疾病。总之,目前的数据表明, 牙周感染疾病对于心血管疾病有一个强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牙周病的作用作为心血管发病原因尚不能提供足够充分的证据。1 介绍牙齿被牙龈组织包绕。在牙齿和牙龈组织之间,可能存在一个空间(被称为龈沟)。龈沟是龈缘顶部的口腔上皮细胞形成的沟内上皮衬里。在龈沟内,上皮和冠釉形成被口腔细菌占领的独特表面。在这个微环境中, 细菌形成生物膜称牙菌斑。原发性感染中填充龈沟的细菌主要是链球菌属(如口腔链球菌, 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 和奈瑟氏球菌属等。 这些厌氧菌使溶解氧大大降低从而为专性厌氧菌在龈沟内提供一个适于生长居住的环境。在牙菌斑, 主要的优势菌形成基板, 可以为其他细菌(主要是厌氧菌)如放线菌(龋齿放线菌和内氏放线菌),具核梭杆菌、韦荣球菌属等的附着提供一个环境(Rickard et al.,2003)。总体而言,牙菌斑微生物超过 500 种( Moore and Moore, 1994)。在牙菌斑中,细菌受包括供应氧气,p H、饮食、口腔卫生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许多因素的影响。龈缘的上面和下面,细菌组成有明显的不同。在健康个体中,龈下主要由需氧链球菌、厌氧菌和F.具核梭杆菌组成( Moore and Moore, 1994)。口腔卫生差,牙齿保健不充分或缺乏、 吸烟、免疫功能的改变以及其他有害因素可导致牙龈炎(即牙龈组织感染),龈下菌斑可以在牙龈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牙龈炎中,随着龈下菌斑革兰阴性专性厌氧菌的增多,龈下菌斑微生物数量大大增加( Moore 等.,1987),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 (Socransky等,1991),伴放线放线菌(赞邦et al.,1983),中间普雷沃菌( Yang等, 2014)、产黑色素普雷沃菌( Mandell et 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