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状调查报告_第1页
1/24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状调查报告_第2页
2/24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状调查报告_第3页
3/24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状调查报告12024 年 4 月 19 日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状调查报告调查时间: 10 月 2 日—10 月 6 日调查地点: 长沙县开慧乡杨开慧故居,汨罗市弼时镇任弼时故居调查对象: 故居工作人员和当地居民及周边学生调查方法: 走访调查调 查 人: 傅阳一 调查目的长沙县开慧乡杨开慧故居,汨罗市弼时镇任弼时故居作为长沙周边地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典型代表性。经过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初步了解能增强我们的爱国意识;了解当前基地的进展现状;对基地未来的进展做出建设性的参考和方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 调查地基本情况【杨开慧故居】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县清泰乡(今开慧乡)板仓。距长沙约 70 余公里。始建于清末,土木结构,盖小青瓦,面垅背山,坐北朝南,前筑以防护矮墙,形成院落。占地面积约 680 平方米。房舍以上、中、下三栋平行排列,前低后高。前栋为双面木门,中嵌木栏转门;中栋有三级踏步上入过厅,门额悬挂"板仓"二字横匾;后栋正中为堂屋,左右为住房。两侧厢房多作杂房、配房。栋栋之间形成小院或天井,院内植桂花和女贞树。院落西部为一畦菜地,院外有水塘一口。19 11 月 6日,杨开慧生在故居后进东头北间。1966 年 11 月维修后开32024 年 4 月 19 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放,并复原陈设了杨开慧住房、杨昌济夫妇住房以及毛泽东、杨展等的住房。1980 年修缮时,在墙缝中发现有杨开慧1928 年在家居住时所写手稿信札多件。距故居右侧 300 米处的棉花坡山头上,建有杨开慧陵园一处。1930 年 11 月,杨开慧在长沙识字岭就义后,归葬棉花坡北向山坡。毛泽东寄 30 块银元,以与杨开慧所生三个儿子的名义立碑三通。1959 年修建纪念亭、纪念塔于墓前。1967 年 4 月重修墓地并建陵园,1969 年杨母向振照与之合穴,新建合葬墓于今地,占地约 1.3 公顷。从山脚至墓区约 150 米,由三层梯形平台相连,每层有石阶,近百余级。墓冢在最上层正方形平台之中,平台边长 18 米,石砌墓,为混凝土结构,大理石贴面,墓长 6.6 米,宽 5.8 米,高 0.4 米。墓碑横置斜放,横长 2.7 米,宽 2.3 米,汉白玉石质,刻楷书碑文"杨老夫人42024 年 4 月 19 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与开慧烈士同穴"。碑后墓石上刻有建墓年月铭文。与墓平行,墓后另建大型词碑一方,镌刻毛泽东手书《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一首。墓地四周苍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状调查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