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农业推广策划—构建大学农推模式农业推广 杨磊一、 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体系构建之溯源”大学推广”概念的记载早在 19 世纪 80 年代就有了,大学推广活动是由英国剑桥大学 James Stuart 开始实践,主要是给英国北部地区的妇女协会和男劳动者俱乐部进行讲学。James Stuart给大学领导提出组建由大学指导和监督的”推广讲学”中心。当然这里的推广不是指农业技术推广,而是把大学的思想和知识延伸到大学之外。剑桥大学在 1873 年正式采纳了推广讲学制度,1876年英国的伦敦大学也效仿这种体系,牛津大学在 1878 年也开始这种推广讲学。美国的合作推广体系的思想也受到早期”大学推广”的影响。从国际上农业推广模式的进展趋势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体系是以美国的农业合作推广体系为典型代表,其特点在于”联邦政府农业部门、 州政府农业部门以及县推广部门同各州的赠地大学紧密合作,形成了推广、 讨论、 教学为一体的农业推广体系”。形成这一体系的重要基础是美国的三大法律:莫里埃法,哈奇法以及斯密斯法。莫里埃法确定了美国赠地学院(农学院)的建立,目的是为了加强农业、 家庭经济以及机械工业(森工机械等)等方面的教育;哈奇法促成了美国农业大学试验站的建立,目的是为加强农业科学讨论和加速成果转化。当前,在美国 75 个州和波多黎各、 关岛、 维尔京群岛和哥伦比亚特区共设 79 个农业推广站。各州农业推广站隶属于州立大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站长由州立大学农学院院长兼任,从而把农业教育、 科研和推广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州推广站一般下设有三类机构,即负有行政权力和监督职能的对口机构,由州推广站站长、 督察和县推广员组成;由各领域的州专家及地区专家组成的工作班子服务于州推广工作的附属机构,包括负责人事、 财务等问题的行政辅助人员。专题专家只对州推广站站长或所在系系主任负责,督察则侧重于推广工作的行政方面,负责与赠地大学之间的联系。另外农学院设有专门的推广委员会,每个推广委员在从事农业教育、 科研的同时,兼任推广员的角色。推广人员由农学院各系、 各学院教授组成,教授可根据各自的专业特长参加到相关的项目组,具体负责制订推广计划,设计推广方案,实施推广项目。州推广站的任务主要有:制定州农业推广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选择县农业推广人员,并进行各种必要的培训;向县推广人员提供技术、 信息等服务。斯密斯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农业部同大学建立了包括组织机构、 资金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