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_第1页
1/15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_第2页
2/15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_第3页
3/15
区域经济学 1 学科特性  年轻性(6 0 年代在世界范围兴起,直至9 0 年代才在中国范围内兴起,一方面说明其“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则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即“包容性”)  应用性  前沿性 第一章 区域和区域经济学 一 区域的概念: 1 内涵  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范围 (空间范围的大小不同决定了其空间具有“层次性”)  在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尽可能完整: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  承担特殊的专业化职能(在全国或者较高系统) 二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于发展 (一)在西方: 1 从经济问题的产生于矛盾的激化: 2 从学科渊源:(由古典区位论发展而来) 1 8 2 6 年 , 杜能 ,《农业区位论》,市场距离为核心影响因素; 自组织能力 衍生为内生增长机制 较为完善的地域结构,包含三要素: 腹地 核心(中心城市群) 网络体系 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弹性(能够很快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外部变化) 1 9 5 6 年, 瑞典 , 缪尔达尔,《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 循环积累因果论,(市场经济的结果不是有效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而是扩大,若要有效缩小差距,则需要政府作有效调控) 1 9 6 0 年,艾萨德, 1 9 5 7 年, 赫希曼, 核心与边缘区理论(极化效应,涓滴效应) 1 9 0 9 年, 韦伯 , 《工业区位论》,劳动力、运输为影响因素; 1 9 3 2 年, 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1 9 4 0 年, 廖什, 《消费中心理论》 1 9 6 0 年, 艾萨德,《区位分析法》 (二)在中国: 1 改革开放之前: 以“生产力布局学”为前身 2 改革开放之后:放权、让利 【※】中国改革3 0 年中引发的突出的区域经济问题: (1 )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基尼系数)  0 .4 5 :国际区域经济不平衡警戒线  中国省域基尼系数:1 9 7 8 年: 0 .1 6 2 0 0 4 年: 0 .4 7 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省域之间的差距最大,而且在同一省内,县域之间的差异比省域之间的差异更大。 (2 )低水平重复建设,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五小企业遍地开花”——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3 )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4 )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效益丧失 (5 )资源两覅额和环境污染 三 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研究对象 从宏观角度研究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及其相互联系的决策性科学。 (二)研究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