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_第1页
1/6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_第2页
2/6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_第3页
3/6
医学影像学 第一篇 第一章 放射学 1、X 线的产生——1985 年德国科学家伦琴 2、X 线的特性 穿透性 感光效应 荧光效应 生物效应 3、成像原理——组织密度和厚度差异 条件:X 线穿透力,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差异,成像物质 密度与成像关系: 高密度———白色 中等密度——灰白色 低密度———灰黑和深黑色 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英文简称 DSA。 5、造影检查(n.):对于人体缺乏自然对比的脏器,人为将高于或低于靶器官物质引入体内,使之产生对比显示病变,称之为造影检查。 对比剂(n.):引入的物质。 6、造影方法: 间接引入法——对比剂为有机碘剂,上肢静脉注入,通体循环达靶器官。 直接引入法——硫酸钡,不经循环直接引入被检查器官。 第四篇 第一章 肺与纵膈总论 1、呼吸系统最基本的检查方法——X 线平片 2、肺野的分法: 上野——第2 肋前端下缘水平线以上 中野——第2 肋与第4 肋之间 下野——第4 肋前端下缘水平线以下 3、肺实变(P131) 肺泡内的气体被渗出物、蛋白、细胞或病理组织替代后形成实变。 在 X 线和 CT 上,边缘模糊的斑点状和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大片状的密度增高阴影波及整个肺段或肺叶。 支气管气象(CT 呈黑色):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时,较大的支气管内含气体,与周围实变的肺组织形成鲜明对比的征象。 4、肺不张(透光度降低,体积缩小) 肺不张为肺内气体的减少及肺体积的缩小——阻塞性肺不张 X 线表现: ①一侧肺不张:肺野均匀致密,肋间隙变窄,纵膈移向患侧,横膈升高。健侧有代偿性肺气肿的表现。 ②肺叶不张:肺叶缩小,密度均匀增高,相邻叶间裂呈向心性移位。 ③肺段和小叶不张:分别呈三角形和小的斑片状密度增高影。 CT 表现: ① 一侧肺不张:组织缩小,呈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易发现支气管阻塞的部位和原因。 ② 肺叶不张:三角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楚。 ③ 肺段不张:常见于肺叶中叶的内外段,表现为心右缘旁三角形软组织密度影。 ④ 小叶不张:小的片状密度增高影,不易区分。 5、肺气肿(透光度增强,体积增大) 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和异常扩大,可伴有或不伴有肺泡壁的破坏,分局限性和弥漫性肺气肿。 X 线表现: ① 局限性:局部透亮度增加,肺纹理稀疏,纵膈移向健侧。 ② 弥漫性:透光度增加,肺纹理稀疏,胸廓前后径增大,膈肌低平,心影狭长,有肺大泡。 6、肿块与结节(n.)...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