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土壤的组成?第四节土壤空气知识点:1、土壤空气的组成特点;2、土壤水通气性;3、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4、土壤通气状况与作物生长的关系。土壤空气和大气组成的差异气体O2(%)CO2(%)N2(%)其他气体近地表大气20.990.0378.050.98土壤空气18.0-20.030.15-0.6578.8-80.240.98一、土壤空气的组成组成特点:a.CO2高于空气几倍-几十倍;b.O2含量低?;C.湿度高,99%;d.还原性气体(CH4,H2等);e.数量和组成常发生变化。二、土壤通气性(soilaeration)指土壤空气与近地面大气层大气进行交换以及土体内部允许气体扩散和流动的性能。有助于土壤空气的更新。N2OCH4土壤通气的两个机制:1、土壤空气整体交换:由于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存在总的压力而引起的气体交换,是土体内外部分气体的整体相互流动,是一种短暂的交换方式。影响因素:温度、大气压、水分2、土壤空气扩散某种气体成分由于其分压梯度与大气不同而产生的移动。是土壤空气的主要交换方式。F=-D·dc/dxF: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气体扩散数量D:扩散系数dc/dx:气体浓度梯度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1994年中国所排放的温室气体中CO2、CH4和N2O分别占73.1%、19.7%、7.2%。三、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增温潜势(GWP)表示温室气体在不同时间内在大气中保持综合影响及其吸收外逸热红外辐射的相对作用。若把二氧化碳的GWP值设为1,则甲烷、氧化亚氮GWP值分別是23和296。1、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我国CH4排放主要来源于农业活动(50.15%)、能源活动(27.33%)和废弃物处置(22.52%)。我国N2O排放92.4%来自农业活动,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分别占5.8%和1.8%。我国CO2的排放:能源活动占总排放的90.95%。氮肥施用、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量、温度、pH值;土壤孔隙度。2、影响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因素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措施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减少稻田排放;促进区域间氮肥施用的均衡发展,提高氮肥利用率;长效氮肥和控施化肥的施用,生物抑制剂的施用。四、土壤通气状况与作物生长影响种子萌发:O2浓度>10%;影响根部呼吸:O2浓度<9~10%,根系受损,若降低5%下,绝大多数停止生长。影响作物生长及吸收水肥的功能土壤缺氧,吸收水分、养分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