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的灌水和排水管理 一.不同树种对灌水和排水的要求 园林树木是园林绿化的主体,数量大,种类多,加上目前园林机械化水平不高,人力不足,全面普遍灌水是不容易做到的。因此应区别对待,例如观花树种,特别是花灌木的灌水量和灌水次数均比一般的树种要多。对于耐干旱的树种,则灌水量和次数均少,有很多地方因为水源不足,劳力不够,则不灌水。而对于喜欢湿润土壤的树种,则应注意灌水。 应该了解耐干旱的不一定常干,喜湿者也不一定常湿,应根据四季气候不同,注意经常相应变更。对于不同树种相反方面的抗性情况也应掌握. 总之,应根据树种的习性而浇水。不同栽植年限灌水次数也不同。 刚刚栽种的树一定要灌3 次水(哪 3 次?),方可保证成活。新栽乔木需要连续灌水3 -5 年(灌木最少 5 年),土质不好的地方或树木因缺水而生长不良以及干旱年份,均应延长灌水年限,直到树木扎根较深后,不灌水也能正常生长时为止。 对于新栽常绿树,尤其常绿阔叶树,常常在早晨向树上喷水,有利于树木成活。对于一般定植多年,正常生长开花的树木,除非遇上大旱,树木表现迫切需水时才灌水,一般情况则根据条件而定。 此外,树木是否缺水,需要不需要灌水,比较科学的方法是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很多园艺工人凭多年的经验,例如,早晨看树叶上翘或下垂,中午看叶片萎蔫与否及其程度轻重,傍晚看恢复的快慢 等。 还可以看树木生长状况,例如,是否徒长或新梢极短,叶色、大小与厚薄等。花农对落叶现象有这样的经验,认为落青叶是由于水分过少,落黄叶则由于水分过多。栽培露地树木时也可参考。 名贵树木略现萎蔫或叶尖焦干时,即应灌水并对树冠喷水,否则即将产生旱害,如紫红鸡爪槭(红枫)、红叶鸡爪械(羽毛枫)、牡鹃等。有的虽遇干旱即现萎蔫,但长时不下雨,也不致于死亡。又如丁香类及腊梅等,在灌水条件差时,亦可以延期灌溉。 从排水角度来看,也要根据树木的生态习性,忍耐水涝的能力决定,如玉兰、梅花、梧桐在北方均为名贵树种中耐水力最弱的,若遇水涝淹没地表,必须尽快排出积水,否则不过三五天即可死亡。 对于垂柳、旱柳、紫穗槐等均系能耐3 个月以上深水淹浸,是耐水力最强的树种,即使被淹,短时期内不排水也问题不大。 (3 )根据不同的土壤情况进行灌水和排水 灌水和排水除应根据气候、树种外,还应根据土壤种类、质地、结构以及肥力等等而灌水。盐碱地,就要“明水大浇”“灌耪结合”,即灌水与中耕松土相结合,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