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的讽刺艺术作一分析: 1、讽刺语言幽默、贴切,含义深远 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有这样一段名言:“艺术之所以存在,是为了重新感觉生活,感觉事物,是为了石头保持石头的模样。艺术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感觉到事物,即看见而不是认出,艺术的手法是使事物陌生化和难化形式,据此来拖住注意力,延长感知时间,达到感知美发现美的目的。”钱先生很重视陌生化和难化形式运用,凡读过《围城》的人,无不赞赏他使用比喻的高超,无不被那妙趣横生的语言所感动,他灵活运用反语、双关、警句、象征、格言、典故及逸闻等等,使人泪中含笑,笑中带泪,令人叫绝。 (1)、妙趣横生的比喻 亚里士多德曾说:“比喻是天才的标识!”钱先生善用比喻,提出比喻的原则:“凡喻必以非类,凡比必于其伦。”大量的比喻为《围城》增色不尽,作者常常采用拉开距离、取其一端、多用意喻、以丑为美、加入夸张、主观解释、喧宾夺主、广采博收完成对传统比喻的提升和超越,让那些机智隽永的巧喻脱口而出。他把店里卖不掉的变质红烧肉,比喻成红人倒运。说行人脚粘上厚厚的泥巴,可抵得上贪官刮地皮。还有方鸿渐在本县省立中学作报告时大谈梅毒,令女生涨红脸,停笔不写,仿佛处女的耳朵当众失去贞操。形象贴切而又俏皮,耐人寻味。《围城》中的比喻,还幽默风趣,大大增强了讽刺效果。在描写褚慎明时说:“褚哲学家害眼馋痨似地看着苏小姐,大眼珠仿佛哲学家谢林的‘绝对观念’,像‘手枪里弹出的子弹’,险地突出眼眶,迸碎眼镜。”生动夸张地勾勒出褚慎明卑鄙下流的滑稽丑相、肮脏丑恶的灵魂。在描写侯营长时,则夸张他“桔皮鼻子上附着一张脸,脸上应尽应有,并未给鼻子挤去眉眼,几个酒刺,像未熟的草莓。”作者根据自己意趣阐释,尖酸刻薄地比喻出侯营长那丑陋的嘴脸,表现了极度的厌恶与抗拒心理。把唐小姐的大眼睛比作政治家的大话,喧宾夺主,借题发挥,指桑骂槐,对政治家给予了高明的讽刺与抨击。诸如此类的比喻,俯拾即是,既大大提高了作品的讽喻性,又增强了读者的阅读趣味,对于绘声绘色地刻画人情物态来说,常能收到画龙点睛之效。 《围城》所用的比喻大都新颖别致、隽永贴切,他不滥用陈词套语,能够把读者带到新的意境中去。如方鸿渐在三闾大学受到同事们的排挤、关系十分紧张时,唯独汪处厚对他十分关心,原来汪处厚需要有人捧场,想当文学院院长,虽然方鸿渐“无足轻重”,但仍有收罗的资格。接着,作者比喻道:“事实上,一个人的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