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册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 业 : 小学教育 第一次形考作业 一、简答题(15%*4=60%) 1、古人对于天与天道的不同理解。 答:天是由神创造的,由道而生成的,由气演化而成的。天指无所不好,无所不容,无所不屈,无所不及,无所不化,无所不新者。 (1)在殷周之际,把天看作是最高的人格神,主宰着人间的一切。人间的最高统治者是受命于天的,是替天行道的,所以后世就把皇帝称之为“天子”,老天爷是天上的最高主宰,天子是人间的至尊,是受天命而降于世的。 (2)到春秋战国时期,天命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开始动摇。 ①儒家思想,有天命主宰和决定论的思想“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②墨子讲“天志”,他所谓的天的意志是“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反天意者,别相恶交相贼,必得罚。”墨子以天志作为推行兼爱思想之准绳。 ③道家的自然之天思想。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道德经》)明确自然之从无生的思想。子在《逍遥游》中提,之苍苍,其正色邪 至极 ”,指出 天之苍茫 浩 瀚 ,并 从无生有,“天道运 而无积 ,故 万物成”。 2、中国古代 关 于人性 的观 点 有哪 些 ? 答: (1)性 善 说 ,代 表 人物为孟 子。孟 子作为儒家学 派 的主要 继 承 人,充 分 发 挥 了 性 善 论的思想。孟 子认 为恻 隐 、羞 恶、辞 让 、是非 之心 ,人皆 有之,此 四 者是仁 、义 、礼 、智 等 美 德开端 。这 些 都 是先 天的,不学 而能 的。教 育 的任 务 就是要 “求 其放 心 ”,恢 复 人的先 天本 性 ,以达 到“尽 心 、性 、知 天”的境 界 ,因 此 在教 育 方 法上,他特 别注 重 内 省 和主观 修 养 的工 夫 。 (2)性 恶说 ,荀 子从他的自然的天道观 出 发 ,提出 性 恶论的思想。 (3)性 无善 无恶说 ,从孟 子与告 子有关 人性 的争 论中,可 以把告 子归 之为性 无善 无恶的主张者。 (4)性 有善 有恶说 ,主张 人性 同时存 在善 恶的,可 以世硕 与扬 雄 作为代 表 。 (5)性 三品 说 ,董 仲 舒 的性 三品 说 ,把人分 为三等 ,即 “圣人之性 ”,是不教 而善 的;“斗箾 之性 ”,是只 能 为恶的;“中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