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过度经济激励倾向与国有企业分配制度失灵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过度经济激励倾向与国有企业分配制度失灵 乔榛( 黑龙江大学工商与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 为什么国有企业的分配制度改革始终不能很好地完成激发企业利益相关者积极性的任务? 本文提出的解释是, 由于我们在设计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时过分地看重经济激励的重要性, 结果导致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失灵。这是因为, 过度的经济激励很容易培育起人们无限的欲望追求, 而这种欲望一旦主导人们的行为, 企业的分配制度就很难经过经济利益激励来实现人们积极性的持续发挥。如何改变这种局面, 本文提出的思路是, 以调整人们的激励基础, 充分考虑人的行为具有的多样化特征, 在此基础上增加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涉及的内容, 包括增加激励的责任内容和激励的竞争性。关键词: 经济激励; 国有企业; 分配制度失灵中图分类号: F248 文献标识码: A 在搞活国有企业的多种取向中, 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因关系到能否激发围绕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而倍受人们关注。以放权让利为开端的国有企业改革, 不断地强化着一种观念, 即给予企业经营者以及企业职工更多经济激励是改变过去国有企业经营僵化和效率低下的有效途径, 以致于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对建立一种经济激励机制的期望越来越高, 或者说,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过度经济激励的倾向。而受这种倾向的影响, 国有企业分配制度变得有些扭曲或失灵。我把这种关系概括为过度2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经济激励倾向导致国有企业分配制度失灵, 进一步对这种关系的形成机制展开讨论, 最终就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提出一些解决的对策。一、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的过度经济激励形成传统的国有企业给我们留下的一个深刻印象是, 企业的管理层缺乏经营自主权和获得与责任相应的经济利益的权利; 企业职工除了得到平均的低水平工资外, 也很少有更多的激励性收入。而这种印象又成为我们反思国有企业在传统经济体制下为什么缺乏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国有企业改革就把提高管理层和职工收入作为一项重要的举措。1979 年 7 月, 国务院颁发《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 《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和 5 个相关文件, 向全国企业推广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实行利润留成的改革措施。利润留成是提高国有企业管理层和职工收入的最初形式。所谓利润留成, 就是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