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豪教授:语文到底教什么怎么教吴忠豪: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初等教育系原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国培计划”语文骨干教师培训首席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教材(实验本)主编。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主讲教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项目语文学科指导专家。语文到底教什么怎么教现代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教学形态就是教师带着学生一篇一篇讲读课文。语文课的主要活动是阅读课文,严格意义上说是听教师分析讲读课文。然而,讲读课文效率不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批评指责,因此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提高讲读课文的有效性。其实发达国家母语课程并不采用“讲读课文”的方式,许多国家的母语课程是以学语言为主。比如美国和法国等国家母语课程的主体是英语课、法语课,主要是学习语言知识的运用以及训练表达能力。当然,他们也开设阅读课、文学课,但是阅读课也不是讲课文,而是让学生自己阅读。据了解,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阅读课就是让学生到阅览室里读书。日本国语教材每学期只有篇课文,国语课以上时间用于听说、写作和语言知识学习。观照发达国家的语文课程,我们发现“讲读课文”其实不是语文教育唯一的形态,更不是最佳形态。因此,我国的语文教学改革应该跳出讲读课文的思维定式,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探索中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高投入、低产出”的被动局面。语文课应该用课文学语文现在,语文课程的一大问题是混淆了“课文内容”和“教学内容”两个不同的概念。什么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就是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要素。语文教材中一篇篇课文给出的是“课文内容”,然而它们只是学习语文的例子。用这篇课文教学什么语文知识,学习哪些方法,训练何种语文技能,需要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自行选择并确定。这就给语文老师带来极大的困难,并且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内容选择的混乱。当下很多老师就是把课文内容误当成语文教学内容,因此语文课上完,学生留下的印象多是课文内容的痕迹,而不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痕迹。其实,除了少量的古诗词等流传千古的经典篇目,语文课本中的绝大部分课文内容基本不属教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