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1.全口义齿:为牙列缺失患者制作的修复体。2.牙列缺失:是指患者上颌、下颌或上下颌的天然牙全部缺失.是临床上常见的修复病例.多见于老年人。3.牙列缺损:上颌或下颌牙列内的不同部位有不同数目的牙齿缺失,同时牙列内有不同数目的天然牙存在。4.无牙颌:牙列缺失患者的上下颌称为无牙颌5.前弓区:在口腔前庭内.颊系带之间为前弓区。6.后弓区:在口腔前庭内.颊系带以后为后弓区。7.颧突:位于后弓区内相当于上颌第一磨牙根部的骨突起处.此区黏膜薄.为避免前后翘动.相应的基托组织面做适当缓冲。8.上颌结节:是上颌牙槽嵴两侧远端的圆形骨突.表面有黏膜覆盖。与颊黏膜之间形成颊间隙。9.翼上颌切迹:位于上颌结节之后.是蝶骨翼突与上颌结节后缘之间的骨间隙.表面覆盖黏膜.形成软组织凹陷.是上颌全口义齿两侧后缘的界限。10.切牙乳突:位于腭中缝之前分.上颌中切牙的腭侧.为一梨形或卵圆形的软组织突起。11.上颌硬区:位于上颌腭穹隆中部的前份.骨组织呈嵴状隆起.又称上颌隆突或腭隆突。表面覆盖黏膜较薄.受压后易产生疼痛。12.腭小凹:是口内黏液腺导管的开口.位于腭中缝两侧.软硬腭连接处的稍后方.上颌全口义齿的后缘一般应在腭小凹后 2mm 左右处。13. 后堤区:前后颤动线之间的区域.为上颌基托后缘的边缘封闭区。14.颊棚区 15.远中颊角区 16.磨牙后垫 17.下颌隆突 18 下颌舌骨嵴19.义齿间隙:是在口腔内容纳义齿的潜在空间。20.固位:是指义齿抵抗从口内垂直脱位的能力。21.稳定:是指义齿对抗水平和转动的力量.防止义齿侧向和前后向脱位。22.吸附力:是两种物体分子之间相互的吸引力.包括附着力和粘着力。23.附着力:附着力是指不同分子之间的吸引力。24.粘着力:粘着力是指同分子之间的内聚力。25.无牙颌印模:是用可塑性印模材料取得的无牙上、下颌牙槽嵴和周围软硬组织的印模。26.一次印模:是选择与患者无牙颌大小、形态合适的成品托盘及用海藻酸印模材料或热塑性印模材料一次完成工作印模的方法。27.二次印模:由初印模和终印模组成.是在患者口中取两次印模后完成工作印模的方法。28.模型:模型是灌注模型材料(石膏或人造石)于印模内形成的物体原型。29.颌位关系记录:是指用禾托来确定并记录在患者面部下 1/3 的适宜高度和两侧髁突在下颌关节凹生理位置时的上下颌位置关系.以便在这个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上.用全口义齿来重建无牙颌患者的正中禾关系。30.垂直距离:为天然牙列呈正中牙合时.即尖窝交错的接触关系时.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