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戊戌变法选择题[2011・呼和浩特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往往有作为自己标志的“年号”,下列属于年号的是()•秦始皇•北魏孝文帝•明太祖•清朝光绪[2011・青岛《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虎门销烟■洋务运动■公车上书■新文化运动[2011・莱芜初二某班同学举办以“近代化探索”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是()①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②邓世昌血染黄海③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④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①②■②③■③④■①④[2011・苏州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2011・汕头严复译著《天演论》中提岀“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011・清远八年级(1 班的同学要举行“戊戌变法主题辩论会”,下列不能作为辩论会论据的是()•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的背景下发生的•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011・梅州 1 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仁人志士认识到“能变则全,不变则亡”,从而掀起了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2011・滨州《变法通议》是梁启超阐述维新变法理论的主要著作。书中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认为要推行维新变法,从根本上说要改革()教育制度科举制度文化制度政治制度[2011・宜宾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表现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其表现主要在于()兴办近代军事工业传播新思想开始兴办新式学堂筹建海军[2011・南宁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引发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2010・铜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