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学生村官考试热点“国学热”兴起我们如何向传统文化致敬大学生村官考试热点:"国学热"兴起 我们如何向传统文化致敬 文化,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名片,传统文化更是一个民族积淀多年的珍宝。但有一些人却利用甚至滥用传统文化的个别元素,糟蹋传统文化,谋取商业利益。今日,我们有必要思考,该以怎样的方式向传统文化致敬。 不知从何时起,“圈儿”里兴起了一句话,“向传统文化致敬!” 什么圈儿?好多圈儿!出版圈儿、电影圈儿、戏曲圈儿、时尚圈儿,甚至与传统文化并不直接相关的商业圈儿、餐饮圈儿、选秀圈儿……似乎只要是打着文化的名号,特别是扛上传统文化的大旗,事情就会马上变得高雅、圣洁了许多。 当然,这其中不乏大量真正对文化,特别是对传统文化心存敬畏之心的人,但也不乏一些人以弘扬传统文化之名,行谋取商业利益之实。罗兰夫人的经典之句“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被演绎为现实版的“传统文化,多少利益假汝之名以行。” 文化,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名片,传统文化更是一个民族积淀多年的珍宝。今日,我们有必要思考,该以怎样的方式向传统文化致敬。 幼儿学国学,是否“虚火太旺” 几天前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让人不免深思。小区里几个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一边晒太阳,一边比着背诵《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孩子们鼓起小脸仔细背诵经典的样子很动人,让人的思绪在恍惚之间似乎被带到了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的年代。 可惜,美好并未维系太久,当孩子们的父母来招呼孩子们回家吃饭时,不愿回家的孩子使出了各种办法与伎俩,有的与父母拉扯,有的大声呵斥父母,有的甚至在地上抗议打滚。那一瞬间,“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所蕴含的谦卑、礼让、顺从与现实中的场景形成了残酷的反差。那一瞬间,难免让人疑惑:无数的幼儿在学国学,可又有多少孩子真正懂得了传统国学中有关为人、有关生命的深刻内涵。 打开搜索引擎,输入“幼儿国学”,各种假期国学班的招生广告数不胜数。不少培训机构看中了国学热中蕴涵的巨大商机,开设了相关的各种培训课程,内容繁多,让不少家长眼花缭乱。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李女士表示:“身边不少人给孩子报了国学培训班,学《三字经》《弟子规》,虽然自己并不能真正说清楚国学班对孩子的意义,但总觉得也应该报一个。” 李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