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教学目的要求: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是一个人真正迈向成熟的开始,是人生过程中最重要的转折。通过对社会、职业和自己的认知,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积极适应职业角色和社会环境,培养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时安排:2 学时第九章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第一节毕业生就业后社会角色的转换一、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转换(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1 什么叫“角色转换”〃学生角色。大学生大多处在 18-24 岁这一年龄阶段,是人生中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求学成才的关键阶段。大学生的中心任务是努力学习以专业知识为主的多方面知识,培养以专业能力为主的各种能力。因此,这是一个接受教育、储备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阶段。另外,由于大学生以学习为主,经济上主要依靠家庭,所以,可以这样界定学生角色:在社会教育环境的保证下和家庭经济的资助下,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使自己成长为社会的合格人才。对好学生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成绩好、谦逊、勤奋、安分守纪、尊师重教。好学生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好,其次就是能力,工作能力、处理事情的能力、综合判断的能力。〃职业角色。在某一职位上,以特定的身份,依靠自身知识和能力并按照一定的规范具体地开展工作,在行使职权、履行义务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取得相应的报酬。对于社会人则奉行着另一套价值评判标准:成功、竞争、创意、个性等。两者之间泾渭分明。综上所述,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不同在于:一个是受教育,掌握本领,接受经济供给和资助,逐步完善自己;一个是用自己掌握的本领,通过具体的工作为社会付出,以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并取得相应的报酬。〃角色转换。通常一个人会经常变换自己的角色,比如说下班回家,就要从职业角色变换为家庭成员角色。这种经常性的由上级到下级、由领导到子女、由学生到老师、由主人到客人等杂乱无章的变换即为角色转换。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人生就像演戏的大舞台,人在这个舞台上不可能总演一个角色,于是社会心理学将人的这种“角色的变化”称“角色转换”毕业之日,方是角色转换的一个时间节点。2、角色转换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1)对学生角色的依恋。一些毕业生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容易依恋学生角色,出现怀旧心理。经过十多年的读书生涯,对学生角色的体验可以说是非常深刻了,学生生活使得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上都养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