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药用植物病虫害学蓑蛾简介VIP免费

药用植物病虫害学蓑蛾简介_第1页
1/13
药用植物病虫害学蓑蛾简介_第2页
2/13
药用植物病虫害学蓑蛾简介_第3页
3/13
蓑蛾蓑蛾简介名称:大蓑蛾(大袋蛾、布袋蛾)目:鳞翅目科:蓑蛾科分布:国内分布广泛,几乎遍布全国食性:多食性危害:寄主有90科612种植物,药用的有山茱萸、杜仲、忍冬、菊花等。危害方式:幼虫在护囊中咬食叶片,造成孔洞;严重时仅留叶脉,同时还啮食茎杆表皮。一、形态特征1、成虫雄成虫雌成虫有翅翅与足均退化体长16.5mm体长22-30mm纺锤形,似蛆体黑褐色,触角羽毛状体软,乳白色,头部黄褐色胸部背面有5条纵纹胸部和腹部黄白色,多绒毛,腹部第七节有褐色丛毛环2、卵:椭圆形,0.8-1.0mm,淡黄色或乳白色,卵产在护囊的蛹壳里。3、幼虫(共5龄):老熟幼虫3龄期体长25-40mm,胸足3对,腹足退化呈吸盘式,尾足退化;一般在蓑囊里越冬幼虫终生都生活在袋囊中雌雄二型明显;雌幼虫肥壮,头顶有环状斑,前、中胸背板有4条纵向暗褐色带,后胸背板有5条黑褐色带。雄幼虫体积小4、幼虫鉴别4、蛹:雌蛹雄蛹25-32mm,纺锤形,赤褐色,似围蛹。17-20mm,长椭圆形,被蛹尾端有3根小刺体细长,胸背略突起,腹部稍弯,每节后端有1列小刺突。5、护囊(皮囊、虫囊):纺锤形,囊外附有较大的碎叶片,老熟雌囊大,雄囊小。4、蓑囊图示1、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地1年发生1代,华南地区1年发生2代。孵化为幼虫(6月上旬)幼虫生长发育为成虫越冬(老熟幼虫在蓑囊中)化蛹(翌年3月-5月)成虫羽化(5月中、下旬)二、生活习性3、初龄幼虫有群居性,多在晴天爬出虫囊吐丝下垂,寄生于适宜植物上,吐丝缀合碎叶片和小枝梗形成扩囊,隐于囊内。4、幼虫具明显趋光性,故树冠外层危害严重。5、不同龄的危害1、2龄咬食叶肉,残留表皮;3龄后食叶呈穿孔或仅留叶脉;老龄幼虫危害最烈,还啮食茎杆表皮。大蓑蛾一般在干早年份最易猖獗成灾。6-8月降雨在500mm以上,影响幼虫生长,易患病死亡,不易成灾。此外,在海拔200-600m的岗丘地带和向阳坡地山茱萸药田和幼年植株虫口密度大时,为害严重。据在河南观察,10~20年树龄山茱萸植株被害率达60%--80%,有的药田达100%,严重发生时,可将山茱萸整株叶片全部吃光,造成山茱萸失叶,树势衰弱,果实果肉少。至11月上旬幼虫开始封囊越冬,将袋囊系在植株的枝条上,少数在干上或叶脉上,越冬幼虫的抗寒能力很强,越冬死亡率较低。1、人工摘除带囊:幼虫危害初期,虫口集中,便于人工摘除护囊;秋冬季落叶后进行采摘,;结合田间管理随时摘除护囊。2、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也可用Bt制剂喷雾防治。3、诱杀成虫:成虫发生期,利用蓑蛾性信息素或雄蛾的趋光性诱杀成虫。4、化学防治:卵孵化盛期或初龄阶段施药,注意要喷到树冠顶部,并喷湿护囊。三、防治措施谢谢观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药用植物病虫害学蓑蛾简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