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诗文阅读三则及答案一、阅读课文《伤仲永》 (片断),回答下面的问题。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解释加点的字。(1)未尝.识书具()(2) 指物作诗立就.()(3)不能称.前时之闻() (4)稍稍..宾客其父()2.下列加点字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忽啼求之. B.邑人奇之. C.不能称前时之.闻 D .于舅家见之.3.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 / 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4.翻译下列句子。(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2)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5.回答问题。(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 ,原因是什么?(3)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二、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诗词改字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 “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黄鲁直诗:“归燕略无三月事,高蝉正用一枝鸣。 ”“用”字初曰“抱”。又改曰“占”,曰“在”,曰“带”,曰“要”,至“用”字始定。予闻钱伸仲大夫如此。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旋.改为“满”()(2)凡如是.()(3)始.定为“绿”()(4)凡如是十许.字()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吴中士人家藏其草。3 . 王 荆 公 即我国朝 人 , 著 名的、、。4.为什么“绿”字比其它字好?请作简单分析。5.这篇诗话讲的是诗歌创作中的问题,通过诗人的构思过程生动地说明了6.你还知道哪些诗文“炼字”的故事?请写出来。三、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 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