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792311 课程性质:必修总学时: 48 学时其中讲授 48 学时实验 0 学时习题 0 学时总学分: 3 开课学期:五适用专业:环境科学先修课程:《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学》、 《环境学》 后续课程: 《环境管理学》大纲执笔人:参加人:大纲审核人:编写时间: 2010-3-30 (一)、课程简介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由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有机结合形成的边缘性学科, 它试图从经济学的视角、 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来探讨环境问题。因而,本课程鲜明的特色在于体现了文理渗透、交叉的性质,是一门为完善环科系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专业基础课。发展的重要手段, 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对策演变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环境经济学是环境科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学科, 同时与环境规划学、环境管理学和环境法学一起构成了环境科学专业规划管理方向中的重要课程。为学生今后从事环境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通过对《环境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环境经济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总体轮廓和最主要的内容,掌握其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评价方法及其应用,了解当今主要的环境经济政策。(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初步学会从经济的视觉审视环境问题,不仅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必备的基础, 同时为将来从事环境经济学及相关的研究或从事环境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在预修《环境学》、《环境法学》等专业课后开始学习,为后续课程《环境规划学》、 《环境管理学》打下必备的基础,并为今后的工作学习作良好的铺垫,是环境科学教学计划中的重要专业课。(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第一章 导论(共 3 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掌握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2、教学内容:1)环境和环境 - 经济系统( 1 学时)2)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 学时)3)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1 学时)3、教学重点和难点:环境经济学含义4、实践教学环节( 0 学时)5、本章思考题:1)环境经济学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2)简述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共4 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的类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