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形态管理理论具体应用——新组织管理模式构建方略现代组织激励模型:激励模型=f(奖励,认同,成功,品牌)关于现代组织激励模型的研究文︱杨少杰激励是组织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其本质上解决“组织”与“人”之间价值矛盾,促进“组织”与“人”之间形成默契,共同实现组织使命。激励是否有规可循?有的话,就能实施有效激励,这就是激励模型问题。激励本身是人对满足需求动机的追求,为了满足需求动机, 才会有被激励的可能, 没有需求动机, 如何被激励?因此所有激励手段都是针对于“人”的需求动机,在一个组织中人需要什么(或缺少什么),给予什么才是激励的本质, 这是构建激励机制背后的基本逻辑,通过这个逻辑就能知道形成一般意义上的激励模型。人的需求动机演变规律美国著名心理学马斯洛提出了动机与人格的相关理论,也就是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 开创了心理学人本主义学派。 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七个层次(为人所熟知的是五层次) ,需求层次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逐级递升,形如金子塔,其中处于金子塔下面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属于缺失需求,也称之为基本需求,这些需求的共同点就是一旦需求满足,动机就会减弱,甚至不再有追求的动力, 而是向生长需求上转移。 生长需求主要包括“认知需求”“审美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三种需求具有无限性, 当需求的动机得到满足后,不是停止而是提出更高的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从需求内容来看,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更像倒置的金字塔状,因为需求层次越低时,需求越集中、越具体、越稳定,越容易满足,需求层次越高时,需求越分散、越抽象、越多变、越难以满足。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动机是先追求缺失需求,然后再追求生长需求, 不断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这就是人的需求动机演变规律,而激励模型必须符合这一规律,反映组织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四种组织激励元素企业形态进化规律是组织形态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阐述了四种企业形态, 依次出现在市场中, 形成了从低级形态迈向高级形态进化的一般规律。在 《涨工资 +被认可 =最佳激励?》一文中提到了不同企业形态,其核心激励元素不同,将会有以下四种组合。企业形态进化规律股东价值形态是 1.0 时代的最佳企业形态,资本(资本收益力)为企业创造主要价值,这个形态下“涨工资”是最佳激励方式,简单、直接,效果显著,“涨工资”本质上是资本收益力的必要组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