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讨论述评 刘海军 秦龙摘 要: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经受了巨大的冲击和震荡。关注她们的社会命运, 追踪其历史流变轨迹, 探讨其未来可能的走向, 构成理论讨论不可或缺的问题域和内容。本文主要以时间为线索, 分三个历史阶段, 对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理论成果进行综述, 在理清其基本脉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反思, 进而揭示经济、 政治、 社会变化与学术讨论的进展, 希望以此为契机, 推动这方面的理论讨论进一步走向深化。关键词: 改革开放; 工人阶级; 结构变化; 社会主义随着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开放在经济、 政治、 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展开,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空前的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原有的社会结构被打破, 社会成员的身份被打破, 流动性不断加强, 新的社会分层和整合如滚滚红尘涌动在中国大地上。其中, 中国工人阶级的结构变化特别巨大、 深刻, 而且这种变化将对中国经济社会的整体演化和进展产生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然而, 当前中国对现阶段工人阶级的总体讨论却相对薄弱, 系统深化的理论讨论十分缺乏。”①这种状况若不能得到改变, 我们的理论讨论和认识水平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也有悖于市场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更难以融入到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来。本文着眼于梳理和总结前期理论讨论成果, 考察改革开放 30 年来中国工人阶级讨论的进展轨迹, 进而揭示社会、 经济、 政治变迁与工人阶级结构变化和学术讨论进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对当代不同时期, 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讨论的特点与重点进行分析考量。以此呼唤对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这一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重视, 也为进一步深化讨论奠立基础。①柳可白、 王玫、 阎春芝著: 《当代工人: 市场化的演变与趋势》,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序言。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 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讨论起步阶段1985-1991 年是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讨论起步阶段。这一时期是原有社会阶层结构向新的社会阶层结构转变的过渡阶段, 也是原有的分层机制与新的分层机制交互作用时期。其突出特点是中国工人阶级由改革之前的干部、 工人两个阶层, 开始逐步向多阶层演化, 其结构由简单走向复杂。1985 年起, 中国发端于农村的改革开始转向城市。当时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成为促使中国工人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