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小实验1、“魔术瓶”:把4g葡萄糖和4gNaOH加入到一个透明带盖的塑料瓶中,加入150ml水和2-3滴亚甲基蓝(一种氧化还原指示剂)。加盖后震荡,溶液变蓝,静置后变为无色,重复上述操作可看到多次变色现象。原理如下:葡萄糖具有还原性,空气中的氧气具有氧化性,他们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振荡时,瓶中溶液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氧气在溶液中的溶解量增大,使反应向指示剂中的无色基团被O2氧化为蓝色基团的方向进行,溶液变蓝;静置后,溶液中O2减少,使反应向蓝色基团被葡萄糖还原为无色基团的方向进行,因此,溶液变为无色。如此反复,直到溶液中的葡萄糖被消耗完。”2、引蛇出洞将10克蔗糖,10克重铬酸钾,4克硝酸钾分别研成细末,放在一张铝箔纸上混合均匀。然后卷裹在铝箔纸里,下端封死装进有底的硬纸圆通里水平放在稳妥处,用火柴或燃着的木条点燃口部一端的混合物,立即燃烧起来,可见“蛇”从筒内曲曲弯弯地“爬”出来。3、透明肥皂透明肥皂的制作透明皂外观透明、晶莹,颇受欢迎,它的制作有两类方法:一类是采用酒精、糖及甘油等“加入物法”;另一类不加酒精、糖及甘油等加入物,全靠研磨,压条来达到透明的目的,称“研压法”。“加入物法”透明皂宜小规模生产,无需特殊设备,本实验即为该法。酒精除作为“加入物”外,还能增加油脂在碱中的溶解度,大大加快皂化反应注意:本实验关键是皂化是否完全,可在皂化后进行检验,取几滴样品往往试管中,注入5~6mL热蒸馏水,加热,振荡。如完全溶解,皂化完全。实验过程:一、药品猪油,蓖麻油,NaOH溶液,酒精(95%以上),甘油,蔗糖,蒸馏水,香精,着色剂二、仪器烧杯2只,水浴锅1只,温度计1根,搅拌机或玻璃棒一个三、过程1.将猪油小火加热融化,保持在80℃左右,再加入蓖麻油,用搅拌机搅拌2min,油温仍维持在80℃左右2.将NaOH与酒精混合均匀,在搅拌下很快地加入猪油和蓖麻油的混合液中进行皂化,此时会迅速生成淡黄色浆状固体。保持温度在75℃以下,待皂化完全后停止搅拌,加盖静置片刻3.把糖溶解在80℃热水中,后在搅拌下先将甘油加入肥皂中,再加入热的糖液,再加盖放置4.待肥皂温度降至60℃时,加入香精及着色剂,搅匀后把肥皂倒入模具,冷却5.待凉到室温再进行打印1配方:组别原料质量分数具体质量(g)甲猪油15%7.5蓖麻油26.5%13.25乙38°波美(约32%,ρ为1.35g/cm3)24%NaOH液7.5%12(25.5gH2O)95%酒精或无水酒精丙甘油3.5%1.75蔗糖11.5%5.25蒸馏水12%6丁香精适量着色剂适量4.烧不着的棉布棉布是由棉花制成的,棉花主要的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分子构成的,它含有碳、氢、氧元素,所以是可燃的物质。布条事先浸过30%的磷酸钠溶液,晾干后再浸入30%的明矾溶液中,再晾于,这样,布条上就有两种化学药品,磷酸钠和明矾,磷酸钠在水中显碱性,而明矾在水中显酸性,它们反应之后除生成水外,还生成不溶解于水的氢氧化铝。所以实际上棉布条被一层氢氧化铝薄膜包围了,氢氧化铝遇热后又变成了氧化铝和水,就是这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保护了布条,才免于火的袭击。经过这样处理过的棉布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上都广泛的应用。5、固体酒精酒精与水可以任意比混溶,醋酸钙只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当饱和醋酸钙溶液注入酒精中时,饱和溶液中的水溶解于酒精中,致使醋酸钙从酒精溶液中析出,呈半固态的凝胶状物质——“胶冻”,酒精充填其中。点燃胶状物时,酒精便燃烧起来。实验用品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蒸发皿、火柴。酒精(质量分数95%以上)、醋酸钙、蒸馏水。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再加入适量醋酸钙,制备醋酸钙饱和溶液。2.在大烧杯中加入80mL酒精,再慢慢加入15mL饱和醋酸钙溶液,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烧杯中的物质开始时出现浑浊,继而变稠并不再流动,最后成为凝胶状。23.取出胶冻,捏成球状,放在蒸发皿中点燃。胶冻立即着火,并发出蓝色火焰。6、液体里面的星光在一支较大的试管中,加入几毫升无水乙醇(或者是90%的乙醇),再慢慢滴入等量的浓硫酸,在试管背面衬一张深蓝色的纸。摇振试管后,关闭电灯,用小匙挑一些高锰酸钾晶体,慢慢撒在液面上,晶粒在溶液中逐渐下落,你就可以看到火星点点,恰似秋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