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编制说明.............................................12 总则.................................................23 井筒开挖.............................................44 钢筋混凝土施工.......................................6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 编制说明1.1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主体工程左、 右岸上坝公路处的抗滑桩井筒开挖及桩体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 其它部位的抗滑桩施工可参照执行。 承包人应在施工过程中总结积累经验, 为抗滑桩施工制造条件。1.2 本技术要求中用黑体表示的条款为景洪水电站工程, 特别强调的技术要求。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 总则2.1 本要求配合施工图、 设计通知单等设计文件使用, 并应遵守招标文件有关规定。2.2 承包人、 设计人和监理人, 均应以本要求为依据, 进行施工质量控制及验收工作。2.3 开工前, 在监理人的主持下, 由设计人向承包人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中如实际情况与设计条件不符时, 监理人应会同设计人、 承包人共同讨论, 由设计人出修改设计文件。重大问题的修改, 须报发包人批准。2.4 开工前, 承包人应根据施工图和本技术要求及有关规程法律规范, 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和进度计划, 报监理人审批。2.5 承包人应加强技术管理,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切实把好质量关。2.6 施工中必须加强边坡变形观测, 及时整编观测成果及指导施工, 并向监理人和设计人报送观测成果。若遇异常情况, 须及时会同设计人、 监理人、 发包人分析讨论处理措施。2.7 在开挖过程中, 若抗滑桩开挖深度已达到预定设计高程, 但并未穿透强风化岩层时应继续下挖, 嵌入弱风化岩层的深度为桩长的 1/4, 并不小于 1.5 倍的桩横断面长边尺寸, 桩底高程和结构配筋, 由设计人根据现场地质情况经核算后调整确定。2.8 抗滑桩施工实行自上而下、 间隔跳桩、 由两侧向中部推动的施工顺序, 各桩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15d 后, 方能进行邻桩的开挖。2.9 在开挖过程中, 应派专人对每个井筒及时进行地质编录并及时报送监理人和设计人。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10 抗滑桩井台宽度以方便交通为条件, 井台与边坡交接处应有临时排水设施。2.11 提升齐备应有专门设计, 并报送监理人批准。2.12 抗滑桩的开挖和钢筋混凝土浇筑等, 均需在监理人主持下进行单元工程验收, 单元工程中还应作施工工序验收, 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2.13 与抗滑桩共同作用的预应力锚索、 板等结构的施工, 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