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试行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 2007-06-20 【 字体:大 中 小 】 太湖流域试行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几点思考 朱 玫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太湖流域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从 1995年起,太湖被列入国家“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的重点,历经十年治理,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了大批工程,其中仅围绕国家太湖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的落实,我省就投入了 80 多亿,建设了包括 77 座污水处理厂等 9 大类 176 项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但工程治污等手段并没能有效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这种结果促使大家深入思考今后流域污染控制手段的转型,其中之一就是能否依靠市场经济推进污染控制。为此,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要在太湖流域开展水污染物排污权交易试点。本文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践、地区优势及待解难题等方面分析在我省太湖流域实施该项经济政策的现实意义及困境。 一、我省太湖流域开展排污权交易制度试点的优势 我省太湖流域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有以下两大优势: 第一,该地区是我国市场经济相对成熟地区。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运作规范和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一般具有以下五个共同特点,即独立的企业制度、有效的市场竞争、规范的政府职能、良好的社会信用和健全的法治基础。这些特点在江苏省太湖流域地区能较好地体现。首先,企业整体水平高。1997 年开始苏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变革,旧“苏南模式”下的乡镇企业已基本脱胎换骨,目前以上市公司为主的江阴板块和以外向型园区为主的昆山之路正引领新苏南模式,单江阴市就有二十家左右上市公司,而昆山则积聚了 1200 多家台资企业。苏南地区在传统的机械制造、纺织印染、化工等产业的基础上,新材料、电子制造、精密仪器、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构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苏南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已独领风骚。其次,政府职能转变快。该地区政府致力于构建政府的服务职能,主要通过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和规则来维护市场秩序,政策透明度高,对企业干涉较少,为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第三,社会整体信用度高。以昆山为例,一个县级市为什么能形成强大的集聚效应,把外商、台商从其他地区吸引过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该地区政府、企业的信用度高。排污权交易制度需要扎根在像太湖流域这样市场经济成熟度较高的土壤中才能开花结果。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