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加强地勘单位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205地质队甘瑞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地勘单位自属地化以来,在发展地勘事业和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中,狠抓干部队伍建设,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给地勘单位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干部队伍在政治素质、文化水平、知识结构等方面更加趋于合理、优化,总体上能够适应地勘工作发展的要求。纵观地勘单位在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能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制度完善、干部培养、考核、拓宽选人用人渠道诸方面都取得了很好成效。但笔者在基层实践中感到,地勘单位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中,还应着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基层各级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带好队伍的能力,推动地勘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一、强化任前培训,提升任职能力《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任职前培训是干部任职的必备资格之一。然而,地勘单位的实际现状是重任用、轻培训,任前培训普遍缺失。以某地勘单位为例,近年来提拔的领导干部,都是基层的精英,重实干、有业绩,职工群众公认。但到任后,却很难发挥原来的优秀。有的进入工作角色较慢;工作虽努无力但很难打开局面,遇复杂问题显得力不从心;有的甚至乱劈柴,违反党纪国法,给地勘单位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可见任前培训是促进干部全面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作,不可缺失。对于干部系统掌握政策和领导科学与领导方法,提升任职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更重要的是通过任前培训可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所以地勘单位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要高度重视干部任前培训工作,精心拟定培训计划,认真研究培训内容和方式,多管齐下,扎实有效地抓好任前培训工作。逐步做到不经培训不提拔、不经培训不任职。对提任前未达到培训要求的,必须在任职一年内完成培训,充分发挥任前培训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基础作用。二、推进干部轮岗交流,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着力推进干部轮岗交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干部队伍活力的重要举措。地勘单位的实践证明:通过轮岗交流,干部既得到了锻炼,又激发了工作热情,既实现了干部健康成长,又促进了地勘事业的持续发展。然而,地勘单位现行的干部轮岗交流面比较窄,主要集中于地勘单位党政一把手,副职干部轮岗交流甚少,关键岗位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几乎是空白。稍加留意便可发现地勘单位“一岗定终身”的现象普遍存无在。有的干部在一个单位一个岗位一干就是十几年,乃至退休。直接导致干部心态过早老化,感到前景渺茫,滋生惰性,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能力弱化,“老板凳”现象突出。严重影响了干部队伍活力,客观上也为一些违纪、腐败行为提供了生存空间。某地勘局及所属几个地勘单位2004年至2007年间一批干部的倒下令人痛心,教训深刻。仔细思量,给干部轮岗交流滞后不无关系。可见推进干部轮岗交流意义重大,不仅是加强地勘单位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强化反腐倡廉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所以地勘单位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要根据《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结合地勘单位特点,建立健全符合地勘单位发展需要的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制定轮岗交流计划,定期进行轮岗交流,形成长效工作机制。重点是推进任职单一的干部、优秀年轻干部、人、财、物等关键岗位以及在同一职务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轮岗交流。着重疏通上下轮岗交流、挂职锻炼渠道,实现机关与基层互动,达到多岗锻炼,增强干部队伍活力。三、注意班子梯次配备,调动整个干部队伍积极性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勘单位按干部“四化”要求,十分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逐年加大选拔任用年轻干部的力度,使一些年富力强的年轻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给地勘单位注入了新活力,极大地调动了年轻干无部的积极性。但从整体看,地勘单位干部队伍活力不强、动力不足。一些年龄相对较大的干部失去了奋斗的激情,感到干好无望,再怎么努力也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