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水平的提升,各行各业的重要岗位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女性。相应的,女性职务犯罪也呈上升趋势。以我院查办的女性职务犯罪案件为例,2006 年至2008 年立案侦查的女性犯罪嫌疑人占同期全局立案人数的25%,比 2003年至2005 年增加了6%。以下对我院反贪局近三年立案侦查的女性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女性职务犯罪犯罪嫌疑人的特点 (一)学历越来越高。据统计,我院反贪局2006 年至2008 年立案侦查的女性犯罪嫌疑人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达95%,而2003 年至2005 年只有68%,同期增长了27 个百分点。 (二)工作较为稳定,多数担任一定职务。由于职务犯罪特殊主体身份的限制,大部分女性长期从事一至两种行业的工作,且在财务部门工作的居多,2006 年至2008 年我院反贪局立案侦查的女性犯罪嫌疑人在案发时担任财务部门经理、会计、出纳的约占58%;少数人还在领导岗位身居要职,处级以上干部约占26%。 (三)犯罪年龄中老年化。近年来,随着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择优聘用、竞争上岗等机制的影响,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20- 30 岁的青年女性利用职务犯罪的现象已鲜有所见,一般以中年妇女居多,2006 年至2008 年我院反贪局立案侦查的年龄35 岁至55 岁的女性约占95%,此类女性犯罪嫌疑人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反侦查能力较强,常常给案件的顺利侦破造成一定阻力。 (四)犯罪行为以贪污公款居多,均为初犯。据统计,2006 年至2008 年我院反贪局立案侦查的女性职务犯罪案件中,贪污案件约占74%,远远高于其他职务犯罪案件。职务犯罪的女性基本上都是初次犯罪,以前未有违法犯罪等不良记录。 二、女性犯罪嫌疑人被讯问时的心理表现和行为特征 (一)观望型。这类女性犯罪嫌疑人通常有着良好的家庭和工作环境,基本上属于单位和家两点一线的传统妇女,社会经历比较单纯,涵养相对较高,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讯问的整个过程也是其诚实与谎言、责任与逃避的道德交锋的过程。如犯罪嫌疑人卢某大学毕业后即到本单位工作至今,并成为该单位的中层干部,有着人人羡慕的职业和家庭。因涉嫌受贿被司法机关传唤后,心情既害怕又矛盾,供述罪行时吞吞吐吐,全盘否认怕说自己认罪态度不端正,丧失从宽处理的机会,全部交代又不甘心,想观望侦查人员到底掌握了自己多少的犯罪事实和证据。侦查人员通过层层引导,挤牙膏式的耐心讯问,最终突破口供,获得第一手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