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初中和高中教育的衔接 目前,我国的高中教育与初中教育相比,在知识与能力,技能与方法,思想、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尤其是新一轮高中课改实施以来,各学科模块式教学的实施、教材结构和知识结构的重组,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新课程的推出,给学校的管理、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给高中生家长的家庭教育和社会舆论、媒体的教育宣传带来一定的变化和困难。因此,怎样做好初中和高中教育的衔接工作,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新课改下的高中学习生活,这是摆在广大高中校及其教师、高中生及其家长和社会舆论、媒体面前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仅从以下三方面谈谈怎样做好初中和高中教育的衔接工作:初中和高中学习生活的不同特点;高一新生因为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学习生活而容易出现的共性问题;对高中校在学生的教育管理上的几点建议。 一、初中和高中学习生活的不同特点 初中和高中学习生活的不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1 .学习内容和要求的变化 在初中阶段,各学科所涉及的知识少而浅,中考的考试科目少(如:北京地区中考考六科: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体育),而且,中考试卷难度不大,通过突击复习、强化训练往往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高中阶段的学习科目和内容增多,学习难度增大,重大考试(毕业会考和高考)的次数增加,更加需要学生注重日常学习的积累。 2.学习方式的变化 高中阶段要求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对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各学科所涉及的知识不断增多、加深,纯记忆性的内容减少,学科授课时间减少,考试难度明显增加。这就要求学生充分规划、利用好课余时间,包括自习课、活动课、研究性学习课、社会实践活动等,积极主动地去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深入地去思考、分析学习问题,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学习任务;而不像初中学习生活(尤其是初三)那样,多数情况下都是按部就班地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强化训练。 3.师生关系的变化 初中阶段,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相对较高,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可以说是细致入微;到了高中阶段,由于学生成人感增强以及学习难度的增加,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学习的同伴关系。同时,班主任对学生的民主管理更加明显,给了学生更多的自我管理的时空和机会。 4.学生之间关系的变化 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好就可能被班内绝大多数同学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