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教师的归属感 各位领导,大家好! 首先,感谢局领导能给我一个和大家交流、学习的机会。今天,我讲的是——如何培养教师的归属感。 在讲之前,我先说一个案例: 心理学家把甲乙两个学习、纪律都很差的学生分别插到了 A、B 两个学习、纪律情况都差不多的学习小组里,观察两个学生和两个小组的发展情况。在三个月的实验中,实验者对 A、B 两个学习小组则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对 A 组成员中大部分学生进行表扬和肯定,表扬他们热爱学习、团结互助、遵规守纪,有团队精神,有集体荣誉感等;对 B 组的成员则很少表扬。同时,实验者对甲乙两个学生却都采取了相同的漠视、放任的态度,既不批评他们,也不表扬他们,更不去指导、约束他们。实验结束后,A 组的学习、纪律情况整体呈良好的上升趋势,分到 A 组中的甲同学学习成绩提高了,纪律性加强了;而B 组的学习、纪律情况整体很不理想,呈下滑趋势,分到 B 组中的乙同学,学习成绩和纪律方面都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心理学家又 在其 他学校 、工 厂 、监 狱 等单 位、场 所 进行了类 似 的实验,而结果 是相同的。由 此 ,心理学家总 结出 一个规律:即对一个小组中的大部分人给予表扬和肯定,那么,这个小组中的极个别的人(就是没有受到表扬和肯定的人),由于强烈的归属感,就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训练中变得认真起来。个体进步了,又推动了整体的发展。 在这个案例里,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就涉及到现代心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归属感”的问题。A 组在表扬激励下整体发展成一个比较优秀的集体,甲同学在A 组中就有比较强烈的认同感、荣誉感、归属感,尽管平时没有得到点名表扬,但是强烈的归属感使他进步了;B 组在实验者漠视下整体没有发展,呈现后退迹象,这样,乙同学在B 组中就没有强烈的荣誉感、归属感,尽管平时也没有受到点名批评,但是因为心理上没有集体荣誉感、归属感,所以仍然停滞不前,甚至还不如以前。这样,两个学生、两个小组就因为归属感有无和强弱的问题,发展结果却相去甚远。那么,起着这样重要作用心理因素——归属感,到底是什么呢?强烈的归属感对个人和组织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我们该如何培养组织成员的归属感呢?今天我们就浅谈一下这个问题。 所谓归属感,就是生活、工作在一个组织、地域或群体中的成员,保持其良 好 的职 业 状 态 ,有隶 属于 这个组织、地域或群体的一种 心理感觉 。强烈的组织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