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消费者对营销宣传广告出现审美疲劳 现在,世界已然进入“消费后时代”,消费者不像往日那样容易被打动了。在过去,“品牌核心诉求”、“整合营销传播”被广泛视为企业打造品牌、俘获顾客的奇招妙计,并且确实行之有效。 可是如今,你会发现,这些昔日被顶礼膜拜的营销法则都已失灵。因为消费者随同商业社会不断在发展,多年来,他们已经历了太多的广告洗礼,有过太多的消费者经验。这使得他们的消费心理开始变得冷峻起来,并对各种营销传播手段逐渐具备了免疫力,甚至出现审美疲劳。而这种情况下,再像过去那样进行一厢情愿的单向“诉求”和“传播”,效果就微乎其微了。 在“消费后时代”,消费者更关注的是内心的感觉和体验。对他们而言,是什么不重要,感觉到什么才重要;感觉直接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而今时今日能否打动消费者,取决于品牌能不能给消费者“感觉”。而“全美学营销”正是感觉沟通的不二法则。 与传统的营销方法相比,“全美学营销”更为注重消费者的感性体验,它讲求在品牌营销过程中,从各种角度、用各种方式充分调动消费者的感官体验,与之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沟通,使消费者在平庸乏味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审美的感受,从而唤醒他们内在的消费冲动,并使其快速对品牌产生认同感,实现品牌高溢价。 必须说明的是,全美学营销不是简单的设计法则,而是一种“产品、品牌、终端三位一体”的感官营销模式。换言之,它包含了产品美学、品牌美学和终端美学三个部分,并以整合营销沟通和品牌营销实战运作体系为手段,贯穿于品牌营销的各个环节。 以消费者感官体验为中心的全美学营销 一:产品美学 当物质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倾向追求精神的满足,而精神需求必然导致对美的追求,因为只有审美、美觉的享受,才能满足人终极的精神需要。消费者购买一件东西,不是只为了获取商品的使用功能,或得到其所有权,更希望能获得一种美好体验和心理愉悦。这种心理在消费“后”时代尤其明显。这就要求产品不仅要具备使用功能价值,而且要具备精神享受价值。 而为了打造品牌的高层次精神价值,我们除了要在产品的工艺和设计上下功夫,还要在包装设计上精益求精,给消费者带来视觉的美感享受,由此形成品牌的气质,使产品成为品牌的超级广告。 二:终端美学 终端不只是卖东西的场所,在全美学营销中,终端就是品牌的一部分。它能够形成强大的品牌气场,是品牌无形的精神符号。通过终端美学,品牌可以和消费者有效沟通,甚至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