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加强家校合作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教育学院李文文)摘要:家校合作不仅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发挥学校、家庭、社会自身的优越性和避免其局限性的理想途径,是科学引导现代家庭教育、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养的重要抓手,也是营造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成长环境的工作平台,还是让家庭、孩子受益,使学校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更大的成功的多赢举措。关键词:家校合作学校指导家长资源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最完备的社会教育就是学校--家庭教育。实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的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完美。要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离开家庭教育配合的学校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与家庭教育完全脱节的学校教育也是很难取得理想效果的。比如,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中,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良好习惯的培养方面,家庭教育的影响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必须构建一个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并共同发挥作用的开放的、立体的大教育环境。一、学校对家庭教育进行有效的指导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共同承担孩子的学习和身心成长的责任。大陆学者马忠虎先生在《家校合作》一书中呼吁:“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变得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便是一针见血的立论。前些日子在新闻上看到,一个十一岁男孩就因为父亲说了几句就烧火自焚,幸亏救的及时才免于一死。这就是由于平时太宠爱孩子,犯了错误不及时批评指正,等孩子年龄大了在想要去管教就晚了。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小犯错没什么大不了,就任由他去了,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长大了很难纠正。还有一个九岁的男孩因为丢了二十块钱害怕父母的批评,就离家出走了两天。当时家里人都很着急,也很纳闷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岂不知孩子就是为了这小小的事情,这充分说明家长的教育方式和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是有问题的。有些家长人认为孩无子不打不成才便严加管教致使孩子形成叛逆或懦弱的性格。这就是由于我们的家长教育方法不当而产生的后果,就需要学校跟家长沟通怎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家长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是有效开展家校合作的重要因素。家长的素质差教育水平低便难以与学校达成共识,无法很好地参与制定学校的各项政策和教育计划。因此,建立家长学习制度,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家长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青少年身心发展、儿童保健、教育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家长参与教育的信心和能力,提高家长帮助孩子在学校和家庭里学习的能力。这里是美国优秀教师给家长的十条建议:一、尽量表扬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会肯去学习。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到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哪怕是改正一个缺点。二、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家长要多询问孩子最近学习了什么,掌握得如何等。三、经常给孩子制订几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使孩子感觉到能够做到,孩子有自信心,从而有利于孩子发挥出潜能。四、刺激孩子的学习欲望。要抓住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孩子练习。五、帮助孩子树立责任心。让孩子学会洗碗、洗手帕,整理自己的床铺、用具,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六、在孩子面前做表率。七、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议论教师,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贬低教师。八、定下家庭学习规矩,并且自始至终执行,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息习惯。九、引导孩子善于提出问题。要培养孩子多问为什么。十、要使孩子重视上学,尽量避免孩子缺课的情况。学校对家庭的联系和指导,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条件之一。作为教师要多学习一些教育心理学和当代学生身心发展基本规律的知识,更准确地了解学生,并尽一份义务,经常向家长宣传和讲解这些知识,使其了解学生的成长进程。家庭教育指导首先要侧重更新家长的家庭育儿观念,使家长树立正确的亲子观、教养观、发展观、人才观。其次是帮助家长掌握基本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学会用科学无的方法和艺术手段进行家庭教育。尽可能做到在交流中沟通,在沟通中理解,在理解中共鸣,在共鸣中共进,从而达到学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