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狠抓现场 强化落实全面提升隧道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工管中心( 9 月 22 日)今年 1~9 月, 全路隧道施工发生各类安全事故 7 起, 其中 4 起为隧道坍塌关门事故, 造成 3 人失踪(中铁工 3 起, 隧道局”7.14”云桂铁路云南段富宁隧道 1 人死亡、 一局”8.31”宝兰客专阳坡庄隧道、 八局”9.15” 广阔铁路桃园 1 号隧道 2 人死亡); 另外一起为拱腰发生局部溜坍, 压垮未施作完成的钢拱架及作业台架, 造成 4 人死亡、 4人轻伤, 构成安全生产较大事故( 中铁二十局沪昆客专大独山隧道) 。一起为炮孔残留炸药爆炸, 造成 1 人死亡、 3 人受伤; 一起为劳务队使用自制简易轨道运输车运送隧道水沟盖板时发生溜逸, 造成 1 人死亡、 1 人重伤、 1 人轻伤。坍塌事故中一次坍塌关门超过 10 人的安全事故发生两起( 去年同期无) , 虽经成功救援人员脱困, 但事故性质非常严重, 社会影响很大。当前隧道施工安全形势相当严峻, 亟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强化现场控制, 切实提高隧道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一、 4 起隧道关门塌方事故及引发原因( 一) 吉图珲客专小盘岭 1 号隧道1.事故概况: 4 月 2 日凌晨, 由中铁十九局施工、 北京铁研监理的吉图珲客专小盘岭 1 号隧道 DK345+327 里程处发生关门塌方事故。塌方体长度约 18 米, 塌方处距离掌子面约 52 米, 12 名作业人员被困。经过 87 小时全力救援, 于 5 日 15 时 30 分 12 名被困人员全部获救, 没有造成人员伤亡。2.引发原因: 一是现场违章作业, 下台阶开挖达 3m 以上, 5 榀拱脚同时悬空; 仰拱距离掌子面 59 米; 二次衬砌距离掌子面 132 米, 超出Ⅴ级围岩相关步距规定。下台阶开挖长度过长是导致关门塌方的主要原因。二是现场管理不到位, 干部未执行带班作业规定; 安全管理人员未及时发现初期支护变形、 开裂、 掉块等塌方先兆, 未及时通知施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人员撤离; 围岩监控量测没有发现异常变形数据, 流于形式。三是初期支护施工质量不达标, 初期支护拱架环、 纵向连接达不到设计要求, 拱架在连接板处发生脆性断裂; 锁脚锚杆及其与拱架连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系统锚杆数量与长度与设计不符; 初期支护背后个别部位存在空洞。四是对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认识不足, 塌方地段软弱围岩存在, 4 月初东北地区”桃花汛”期, 大量地表冰雪融水补给地下水, 软化围岩承载能力, 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