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水利水电施工技术》-三峡电力职业学院教科书第一节 岩基开挖与处理一、 岩基开挖 岩基开挖是岩基处理中最常见的方法。开挖就是根据设计要求, 将不能作为建筑物地基的有缺陷的岩层挖除, 使水工建筑物修筑在坚实可靠的岩体上。 大多数混凝土水工建筑物, 需要坐落在岩基上, 都有岩基开挖问题。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基岩开挖量往往很大, 有的达到几百万 m。乃至上千万 m。, 需要大量的设备、 器材、 劳力和资金, 而且占用相当长的工期。因此, 多、 快、 好、 省地做好开挖处理, 对于加快整个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做好岩基开挖处理工作的前提条件是: 1) 详细分析坝址的工程地质资料, 了解岩基的性状, 掌握各种岩基缺陷( 风化, 破裂、 软弱夹层、 节理断层带及岩溶状况等) 的分布及发育程度; 2) 明确水工设计对地基的具体要求; 3) 熟知工程的施工条件及施工技术力量; 4) 由地质、 设计、 施工、 监理等有关人员共同讨论, 确定适宜的坝基或其它主体建筑物地基的开挖范围, 开挖深度及形态。为了保证岩基开挖的质量、 进度与安全, 必须从施工组织、 技术措施、 现场布置等方面妥善解决下列问题。( 一) 及时排除基坑积水, 确保开挖在不受水的干扰下进行 基坑是由上下游围堰( 分期分段施工时还有纵向围堰) 包围的主体建筑物的施工范围。 一般, 基坑地势低凹, 常有施工用水、 围堰及岸坡渗水、 降雨等汇合成的积水, 如不及时排除, 势必大大影响坝基的开挖工作。因此, 结合岩基开挖应注意在基坑范围内修好集水坑和排水沟槽, 配备足够的便于移动的抽水机, 及时排除积水, 保证开挖工作在干地上进行。( 二) 合理安排开挖程序, 保证施工安全, 提高开挖效率 基坑开挖范围一般比较集中, 为了提高工效常有多个工序平行作业, 如安排不当易产生施工干扰, 甚至会引起安全事故。 基坑的开挖程序, 要掌握好”自上而下, 先岸坡后河槽”的原则。对于较开阔的河床中基坑开挖也可合理分区、 作好防护、 同时并举。 对于形体比较复杂的地基开挖, 则要注意开挖卸荷造成地层应力应变的重分布, 避开形成新的不稳定岩体。无论是岸坡还是河槽地基, 都要分层开挖、 逐步下降( 如图 2-l 所示)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 三) 合理选定基坑开挖范围与形态 基坑开挖范围主要取决于水工建筑物的平面轮廓, 这也就是岩基开挖的最小轮廓线。实际开挖时, 还要考虑由于施工机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