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PART1 宏观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分析1、 徐州市基本概况1.1、 徐州市概况徐州古称彭城, 具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位于江苏省西北部, 是苏北最大城市和由苏、 鲁、 豫、 皖边区组成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在交通方面, 徐州”东襟淮海, 西接中原, 南屏江淮, 北扼齐鲁”, 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京沪、 陇海两大铁路在此交汇, 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 公路四通八达, 北通京津, 南达沪宁, 西接兰新, 东抵海滨, 为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 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区域范围及人口: 徐州市现下辖丰县、 沛县、 铜山县、 睢宁县四县, 邳州市、 新沂市二市, 以及鼓楼区、 云龙区、 贾汪区、 泉山区、 九里区五区。全市总面积11258 平方公里, 人口 925 万人, 其中市区面积 963 平方公里, 至 底, 城市人口约为 180万。1.2、 地理和气候状况徐州位于东经 116.22',北纬 33.43'--34.58'。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地形以平原为主, 低山和丘陵地相间, 海拔 19-45 米, 沂河、 沭河、 京杭大运河、 古黄河穿境而过, 骆马湖、 微山湖分布在南北两缘。境内河流纵横交错, 湖沼、 水库星罗棋布, 废黄河斜穿东西, 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 东有沂、 沭诸水及骆马湖, 西有夏兴、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沙河及微山湖。 1.3、 城市资源徐州为苏北门户, 市场兴旺、 流通业发达, 是承南启北的重要的货物和信息集散地。徐州自然资源丰富, 煤炭、 石灰石、 大理石、 钾、 磷、 岩盐、 石膏、 石英岩等矿产资源储量较为丰富。1.4、 文化旅游徐州古称彭城, 已有 60 灿烂文化,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夏禹治水时, 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 徐州即为九州之一。秦汉时, 徐州是楚国的属地。楚汉相争时, 这里是西楚国的国都。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 这里是其亲属的封地。东汉末年, 曹操迁徐州刺史治彭城, 始称徐州。至 1945 年正式设市, 隶属江苏。为北国锁钥, 南国门户,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四千多年的文明史为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 犹如斜挂于历史苍穹中的璀璨星河。其中尤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 汉墓、 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夺目, 集中体现了古人的非凡制造力和深遂智慧, 极具艺术欣赏和考古价值。以云龙山水、 泉山森林公园为中心的风景区风光怡人, 美若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