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储层与碎屑岩储层对比,具有以下主要特点:① 岩石为生物、化学、机械综合成因,其中化学成因起主导作用。岩石化学成分、 矿物成分比较简单, 但结构构造复杂。 岩石性质活泼、 脆性大。② 以海相沉积为主,沉积微相控制储层发育。③成岩作用和成岩后生作用严格控制储集空间发育和储集类型形成。④断裂、溶蚀和白云化作用是形成次生储集空间的主要作用。⑤ 次生储集空间大小悬殊、复杂多变。⑥储层非均质程度高。1.沉积相标志(1)岩性标志岩性标志包括颜色、自生矿物、沉积结构、构造、岩石类型等五方面。①岩石颜色:岩石的颜色反映沉积古环境、古气候。②自生矿物:a.海绿石:形成于水深10~50m,温度 25~27℃。鲕绿泥石:形成于水深 25~ 125m,温度 10~ 15℃。二者均为海相矿物。b.自生磷灰石(或隐晶质胶磷矿):海相矿物。c.锰结核:分布于深海、开放的大洋底。d.天青石、重晶石、萤石:咸化泻湖沉积。e.黄铁矿:还原环境。f.石膏、硬石膏:潮坪特别是潮上、潮间环境。③沉积结构。碳酸盐岩的结构分为粒屑(颗粒),礁岩和晶粒三种。不同的沉积结构反映不同的沉积环境。粒屑结构;粒屑结构由粒屑、灰泥、胶结物和孔隙四部分组成。粒屑结构代表台地边缘浅滩相环境。根据颗粒类型、分选、磨圆、排列方向性、填充物胶结进一步确定微相。a.内碎屑、生屑反映强水动力条件。b.鲕粒、核形石、球团粒、凝块石反映化学加积、凝聚环境,水动力中高能。鲕粒包壳代表中等能量,持续搅动,碳酸钙过饱和的环境,核形石(藻包壳)、泥晶套反映浅水环境。c.分选好,反映持续稳定的水动力条件,反之则反映强水动力条件。d.磨圆度高反映强水动力环境,反之反映弱水动力环境。e.颗粒、生屑化石平行排列,尖端方向交错,长轴平行海岸,反映振荡水流。尖端指向一个方向,长轴仍平行海岸线,则为单向水流。f.用胶结物和灰泥的相对含量反映水动力强弱。胶结物/(胶结物 +灰泥)在 0~1 之间,越接近0,水动力越弱,反之越强。礁岩结构:a.生长结构:原地生长坚硬生物骨架,代表台地边缘生物礁环境。b.粘结结构:层纹状、波纹状藻迭层结构代表潮上-潮间中低能环境。柱状、锥状藻迭层结构代表潮间~潮下高能环境。晶粒结构:泥晶代表盆地低能,广海陆棚低能环境。④沉积构造。反映水流成因构造:a.沟膜、槽模、递变层理代表浊流环境。b.脉状、波状、透镜状层理、再作用面、雨痕、干裂、冰雹痕、鸟眼构造等代表潮坪环境。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