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独立董事制度建立与完善的会计视角解读12024 年 4 月 19 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独立董事制度建立与完善的会计视角解读「摘要」在中国现阶段,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试图从会计的视角来诠释独立董事制度形成的理论基础,认为现行西方独立董事制度存在两种基本模式的主要原因是其面临法律环境上的差异,在分析了中国试行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基本动因后,提出应当从五个方面逐步法律规范与完善这一制度。 「关键词」独立董事制度 理论基础 法律规范与完善 中国证监会所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既是强化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所实行的一项新举措,也是促进上市公司法律规范其运作方式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将中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建设纳入了正式轨道。<意见>颁发以后,各上市公司均加快了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工作的步伐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本文拟从会计的视角,就独立董事制度建立与完善的有关问题做一分析和初步讨论。 一、会计视角诠释:独立董事制度形成与建立的理论基础 (一)不同利益关系人的相机干预机制理论决定了独立董事制度形成的必定性,而其依存状态的临界点需要以有效的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为基础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企业所有权(含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具有状态依存性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进展。张维迎(1996)曾经具体地描述了企业22024 年 4 月 19 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这种状态依存性,并提出了在不同的企业产权关系情况下的推断模型。她认为,若没 x 为企业的总收入,N 为股东的最低预期收益率,w 为应该支付工人的合同工资,r 为对债权人的合同支付(本金加利息),假定 x 在 0 到x 之间分布(其中 x 是企业最大可能的收入),工人的索取极优于债权人,这是因为工资构成企业成本的一部分,实际上在产品售出之前就已经支付,因而,其具有索取权。那么,所有权的依存性为:当 w+r+N≥x≥w+r 时,股东是企业所有权的控制者;经营状况良好,股东不会干预;经营状况异常时,股东会干预。当 w≤x< w+r 时,债权人是企业所有权的控制者;债权人需要有优先的求偿权。当 x<w 时,工人是企业所有权的控制者,工人有优先的求偿权。当 x>w+r+N 时,经理就是企业所有权的实际控制者。从上可见,在不同的经营情况下,需要对可能出现不断变换控制态势的情况进行制约,即有必要建立一种内在的监督机制,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正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