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园区发展小微企业的温州经验】ﻩ2对于各地的双创和民营经济发展而言,温州小微产业园的发展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大致可总结为三大方面……【化解地方平台债务的四类途径】ﻩ5对地方而言,除了显性债务外,包括政府投融资平台在内的各类隐性债务体量同样压力巨大,对此可以从四个途径加以处置和化解……【仁寿县培养电商人才的两大模式】ﻩ9发展电商产业如何突破人才难关?在这方面,四川2018年6月19日总第446期仁寿县探索总结出的商人才培养的“3+3”教学模式和“六学六进”操作模式值得借鉴……【日本马路村的“六次产业融合”】ﻩ12一个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偏僻乡村是如何做到一年接待300多个团体来体验与游学,年销售额2亿元的?日本马路村的经验值得学习……本刊资料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3【以产业园区发展小微企业的温州经验】近年来,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曾以“温州模式”而闻名的温州经济因民间信贷危机而陷入困境。为了突破困局,自2013年以来,温州市依托民间、企业、政府三方力量,率全省之先启动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设行动,连续实施了两轮三年行动计划,在带动“温州模式”突围转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温州已累计规划建设小微园142个,总规划面积约2.9万亩,其中已开工114个,开工面积约2.4万亩;已竣工81个,竣工面积约1655万平方米,已入驻企业2803家,入驻面积1231万平方米。2017年,全市小微园入驻企业实现产值约385亿元。对于各地的双创和民营经济发展而言,温州小微产业园的发展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大致可总结为三大方面:(一)采用多种建设管理模式助推园区发展从小微园开始建设之初,温州就紧紧围绕园区建设功能设计等应符合现代制造业发展要求,管理建设等应体现现代风格、产业特点、文化特点等,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创新建设管理理念,鼓励采取PPP、BOT、工业地产开发、企业集资联建(众筹投资)等多种模式相结合,激发民间投资热情,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设小微园,并联合多家银行推出小本刊资料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4微园按揭贷款产品,进一步缓解小微园建设的资金压力。在政府的鼓励和引领下,温州小微园建设模式除常规的政府主导建设外,还结合各个项目实际,形成了“企业代建”、“工业综合体”、“向空间要地”、“城市有机更新”等多种开发模式,通过民间、企业、政府三方力量,助推小微企业发展腾飞。同时,温州还在园区推行专业化工业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倡导引入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园区工业物业管理模式,推动建立产权清晰、职责明确、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小微园运营机构,实行分级管理。瑞安阁巷高新产业小微园位于温州瑞安经济开发区阁巷新区,该园区通过建立企业联建模式,鼓励企业通过组建投资联盟、土地换股份等方式,参与建设小微园。对于拥有合法闲置厂房的出险企业,支持其改建小微园并分割出让,通过要素流动既化解企业风险,又腾出用地空间。同时,该园区还建立了“一园双招”模式,既招投资企业,也招入园企业,引导企业参与小微园的建设和招商,赋予小微园以内在生命力,有序引导小微企业向小微园转移,让园区企业专心从事生产经营。(二)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开展量身定制服务小微企业规模小、自由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差,从而导致其面临着缺乏稳定的生产空间、融资难和融资贵等问题,这也成为经济转型升级时期大部分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本刊资料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5对此,温州小微园建设紧紧围绕小微企业的特有属性和发展要求,坚持服务小微企业发展不动摇,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对症下药,从厂房购买、设备购买、成本节约、税费优惠、扶持基金、企业融资等方面精准发力,大力度、强举措、全心全力服务企业发展,为广大小微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让企业“引得进、留得住、不愿走”。同时,通过采用统一入园、集中生产、集中管理、集中治污、集中经营的方式,温州小微园重点强化产业集聚和集群效应,改变了传统小微企业“低小散”的问题,积极鼓励企业抱团发展和产业链上中下游相互合作,合力提升整体竞争实力。万洋小微科技创业园位于温州平阳滨海新区,由温州万洋集团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