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防止高线摩根精轧机辊箱进水的措施 作者: 徐纪成 石向阳 摘要: 在分析高线摩根精轧机辊箱密封结构和装配要求的基础上, 得出辊箱进水原因是双唇圈的压紧量和 O 型圈尺寸不合适, 同时提出了辊箱进水的检查方法和改进措施, 改进后效果明显。关键词: 精轧机; 辊箱; 密封; 润滑油1 前言 高速线材生产过程中, 由于受到温度、 压力、 摩擦等影响, 冷却轧辊、 导卫的高压水常会进人精轧机辊箱, 导致精轧机稀油站的润滑油提前乳化变质, 如不及时处理, 最终可能导致润滑油产生不可逆转的变质而引发精轧机设备故障。2 摩根精轧机辊箱密封的结构及要求 华西钢铁有限公司高线厂的精轧机为摩根第 5 代机型。生产中发现精轧机进水绝大部分是由于辊箱进水造成的, 锥箱的进水相对易发现易解决, 为此重点对辊箱的进水问题进行分析。 辊箱的密封由动密封和静密封两部分组成, 动密封见图 1 中的双唇圈, 轧辊的高速旋转及高压冷却水易将氧化铁皮等杂质带人抛油环与双唇圈之间, 造成双唇圈磨损。另外, 内、 外抛油环与双唇圈之间的压紧量不当也会导致辊箱进水。静密封的两零部件之间是相对静止的, 假如装配尺寸不当, 也会进水。实际生产中, 进水往往发生在偏心盘与八字型面板之间。 因此, 要防止辊箱进水, 最重要的是要对这两处密封严格按装配技术要求进行控制。 (1)动密封处。双唇圈在自由状态下, 两工作唇边相距 17.7mm, 内、 外抛油环配合装配使用后, 两者的氧化铬工作镀层之间的距离为 7.3×2=14.6mm, 即双唇圈装配在内、 外抛油环之间总的压紧量为 3.1mm。假如装配不合适, 同时由于轧辊轴等零件存在制造累积误差, 最终可能会使双唇圈的单边压紧量太少或有一边根本没有压紧量, 从而导致辊箱进水。据经验, 双唇圈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紧量在内、 外抛油环之间平均分配并不是最好。而是当双唇圈与外抛油环的压紧量占总压紧量的 60%时较为理想。 (2)静密封处。主要在于控制好密封件的尺寸。辊箱与锥箱的配合面经过精加工, 其精度相对较稳定, 且之间涂有密封胶, 密封性较好。主要装配重点在于控制好八字型面板与偏心盘之间的密封问题, 此密封处虽在轧钢时静止, 但调整辊缝时二者有相对运动, 因此它们之间必须选择合适的 O 型圈。另外, 由于偏心盘在轧辊轴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与八字型面板配合台阶面之间的位置有变化, 八字型面板上台阶面的高度尺寸较小, 加上有时堆钢会导致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