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防雷技术基础和应用雷电防护的基本原理 一、 雷电的危害方式和中心防护 雷电及其它强干扰对通信系统的致损及由此引起的后里是严重的, 雷电防护将成为必须。雷电由高能的低频成份与极具渗透性的高频成份组成。其主要经过两种形式, 一种是经过金属管线或地线直接传导雷电致损设备; 一种是闪电通道及泄流通道的雷电电磁脉冲以各种耦合方式感应到金属管线或地线产生浪涌致损设备。绝大部分雷电损害由这种感应而引起。对于电子信息设备而言, 危害主要来自于由雷电引起的雷电电磁脉冲的耦合能量, 经过以下三个通道所产生的瞬态浪涌。1、 金属管线通道, 如自来水管、 电源线、 天馈线、 信号线、 航空障碍灯引线等产生的浪涌; 2、 地线通道, 地电们反击; 3、 空间通道, 电磁小组的辐射能量。 其中金属管线通道的浪涌和地线通道的地电位反击是电子信息系统致损的主要原因, 它的最见的致损形式是在电力线上引起的雷损, 因此需将其作为防扩的重点。由于雷电无孔不入地侵袭电子信息系统, 雷电防护将是个系统工程。雷电防护的中心内容就是泄放和均衡。 1、 泄放是将雷电与雷电电磁脉冲的能量经过大地泄放, 而且根据层次性原则, 即尽可能多、 尽可能远地将多余能量在引入通信系统之前泄放入大地; 层次性就是根据所设立的防雷保护区分层次对雷电能量进行削弱。防雷保护区又称电磁兼容分区, 是根据人、 物和信息系统对雷电及雷电电磁脉冲的感应强度不同把环境分成几个区域: 1、 LPZOA 区, 本区内的各个物体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 因此各物体都有可能导走全部雷电流, 本区内电磁场没有衰减。2、 LPZOB 区, 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 但本区电磁场有衰减。3、 LPZ1 区, 本区内的各物体不可能遭到直接雷击, 流往各导体的电流比 LPZOB 区进一步减少, 电磁场衰减和效果取决于整体的屏蔽措施。后续的防雷区( LPZ2 区等) 假如需要进一步减小所导引的电流和电磁场, 就应引入后续防雷区, 应根据需要保护的系统所要求的环境区选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择后续防雷区的要求条件。保护区序号越高, 预期的干扰能量和干扰电压越低。在现代雷电防护技术中, 防雷区的设置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指导我们进行屏蔽、 接地、 等电位连接等技术措施的实施。 2、 均衡就是保持系统各部分不产生足以致损的电位差, 即系统所在环境及系统本身所有金属导电体的电位在瞬态现象时保持基本相等, 这实质是基于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