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制模工艺解析1、 对比样品: 原形是否有与样品不相符的地方, 测量样品和原形的高度, 按收缩比例计算是否相符, 比例如白云土 5%, 半瓷土 10%; 2、 切附件: 认真检查推断是否有附件, 能够不切下的或有的仅仅只有一点点卡模, 是不是修一点就可少分一片, 说明: 少切附件或尽可能的少分一片, 并非偷懒, 因为这小小的动作就会给注浆、 修整减少很多的人力和物力, 比如, 注浆少脱一片模, 修整就少刮一条模线, 注浆少灌一个附件, 修整就少接一个附件既节约人力又提高了效率, 因此切附件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3、 附件归类: 要把空心的和实心的分开来分, 这样有利于操作; 4、 原形表面处理: 表面用细水砂纸打光滑, 纹路刻深, 记号、 编号写清楚; 5、 分片: 分片前先画线, 以确保模线走向的准确度, 然后就能够填泥巴, 倒石膏浆, 待石膏浆发热后, 用风枪或借用其它工具, 比如木锤、 橡胶锤把它从原形上取下来修好, 便可开始第二片, 周而复始, 截止分完; 6、 烤模试灌: 是为了在做 KS 前能有效的把问题控制, 不至于以后工作中出现漏洞, 使做出的 KS 模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 或报废的一种检查手段, 待试灌确认没问题后便可进入 KS 工作; 7、 做 KS: 做 KS 前要把模子反处理, 然后缩夹心, 以 0。3MM 为准, 做 KS 用 KS 石膏, 比例为 1: 2.6 水与石膏; 8、 修 KS: 修 KS 时也要对比样品, 包括每一条纹路, 都要认真的对比, 要把每一片模具的利角修出来, 修好后涂上一层洋干漆, 让其形成一层硬化膜; 9、 保养与烤 KS: 目的是为了把 KS 里面的水份烤干, 以免敲模时模具石膏发热会把 KS 里面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水份蒸发使模具出现真空; 10、 敲模: 敲模前要对 KS, 保养 1—2 个小时, 止 KS 光滑发亮时, 方可灌石膏浆, 石膏浆的比例为平台 1: 0。75, 高压 1: 0。7, 石膏与水(单位 KG); KS 保养好后敲的第一模具拿去试产, 保证大货能顺利生产, 试产经过后方可大量敲模; 11、 主要以手工制作, 但不免也要在生产 中借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或化学制剂来协肋完成, 比如: 我们所使用的打浆机, 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搅拌石膏与水配比后的搅拌作用, 同时又给提供一个真空环境, 把石膏里的空气全部抽空, 增加模具的脱模次数, 刮板的作用是在我们把石膏浆倒入 KS 后, 过上约 5 分钟左右, 石膏浆初凝时, 用刮板刮去多余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