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凯迪拉克中国的市场定位与前景分析周六3、4节信息工程学院11会电4张博剑20111210456摘要通过对国际汽车市场发展的前景趋势,总结出汽车市场正处于兼并重组的境地。无通过对国内汽车生厂商的分析,虽然改革开放后国内汽车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与国外汽车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尤其是高端车。通过对国内高端车市场的需求分析,国内汽车产业虽然正慢慢融入国际元素,但是还没有一个民族品牌能满足国人对高端车的需求。国民收入日益增长,对进口高端汽车需求很大。通过对通用旗下凯迪拉克品牌分析,来自车轮上的国家的汽车城底特律,有浓厚的汽车文化背景支撑,提出顾客买产品是在买他自己的“感觉”,这是顾客通过产品来表现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生活方式、人生境界。凯迪拉克的“形象”定位为智者、智慧的象征,这种“智者”不是隐市中的智者,而是社会中的“英雄人物”。关键词:分析定位市场前景前言通用汽车公司(GM)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其核心汽车业务有子公司遍及全球,共拥有325000名员工。通用汽车公司成立于1908年,自1931年起成为全球汽车业的领导者。通用汽车公司迄今在全球32个国家建立了汽车制造业务,其汽车产品销往192个国家。2003年,通用汽车公司的轿车和卡车销售量将近860万辆,约占全球汽车市场15%的份额。通用汽车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底特律文艺复兴中心。通用汽车旗下的轿车和卡车品牌子包括:别克、卡迪拉克、雪佛兰、GMC、霍顿、悍马、奥兹莫比、欧宝、庞蒂亚克、绅宝、土星和沃尔沃。1986年通用提出:通用汽车公司最佳品牌——卡迪拉克的发展目标,即:重塑凯迪拉克作为世界标准的形象。自1959年以来,美国汽车市场被三大汽车公司所垄断(通用公司占42%、福特公司占28%、克莱斯勒占11%)。现在,近50年过去了,事过境迁,美国国内三大汽车公司的市场份额下降到67.8%,而凯迪拉克的豪华车市场的份额和声誉不仅面临着国内竞争者的挑战,而且还受到来自欧洲和亚洲的竞争者的威胁。因此分析凯迪拉克在市场上的处境,必须找到几个问题的答案,它所出售的产品是否恰当产品是否定位在合适的市场上?它的形象是否适合车主所追求的口味?广告是否有效地到达了目标市场并传递了适宜的形象?等等。一、外部环境无整个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能源充足且价格低廉,美国厂家以制造大体积大功率的汽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70年代后期,由于石油危机导致能源价格上涨,使得国外厂商生产的小型省油的汽车获得优势。由于节油型汽车的大量涌入,美国国内汽车厂商的市场份额逐渐下滑,从1957年的约96.5%下降到1973年的85%、1979年的77%,现在降至大约只有68%。其中大多数的进口来自现已成为世界头号汽车生产国的日本。欧洲也一直是美国汽车市场的主要供应者。像德国大众、奔驰、宝马,瑞典的沃尔沃、绅宝稍小一些的有法国的标致、雷诺,有时还有来自意大利的菲亚特、蓝西亚和阿尔法罗密欧等。同时,在80年代,前南斯拉夫和韩国也开始向美国出口汽车。在整个能源短缺时代及至80年代中期,日本制造商在生产小型、低耗和高质量的汽车方面也的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美国政府在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的压力下,对日本进口车的数量实行了配额法案。由于配额限制和80年代中后期的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影响,日本厂商无法再大量出口小型汽车并取得了可观的利润。这些因素使得日本开始调整他们的产品组合战略,转向出口利润较大、档次较高的汽车。与此同时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奥迪、沃尔沃等品牌都在不同程度上瞄准了高档车市场。这使得凯迪拉克品牌在美国的市场占有额被急剧压缩,国内市场的饱和使得通用不得不积极寻找一个广阔的,有消费能力的新市场。二、市场竞争凯迪拉克的历史中,一直有许多车型与它竞争。在20世纪30年代,有帕卡、利箭、奥本、林肯这样一些品牌。在60年代前期,这些品牌中的大多数都已成为记忆,只剩下福特公司的林肯和克莱斯勒公司的帝国与它竞争这一可观的市场。1.欧洲竞争力-德国梅塞德斯一奔驰则是另外一种类型的豪华车。如果说凯迪拉克给人的感觉如同卧室一般,那么奔驰车就像一个功能齐全的书房。奔驰车的目标不是把人们包在软绵绵的丝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