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如何备考 现代文阅读题作为语文高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高难度、低得分和极强的主观性已为历年语文高考的实践所证明。“高考的目的就是淘汰大多数。”(章熊语)命题者的指导思想似乎就是靠这一部分增加试题的区分度,拉开考生的分数档次。那么,如何保证现代文阅读这一阵地不丢?我们的想法与目前的做法是:充分挖掘学生现有的阅读材料,加大阅读训练的力度,加强与备考有关的习惯和方法的培养,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学生阅读题得分率。 其实,高三学生的阅读“资源量”并不是很小,六册语文课本,有课文约 150 篇,还有手头各种各样的试卷和练习资料上的相关阅读文章,算一算,一年下来不下一二百篇。如果我们对这一庞大的阅读资料库视而不见而慨叹学生阅读面狭窄,那是很不现实的。对于这些课文和试卷选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重新审视,精心选择,充分挖掘,为“考”服务,把它作为培养阅读习惯和应试方法的重要材料。进行现代文阅读复习时,我们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由以知识立意向以能力立意转变,即抛开以前那种以知识点的梳理为目的的做法,可以从六册语文书中筛选出数十篇文质兼美的重点课文或典型段落,特别是高考题经常出现的科技类说明文与文学作品进行专项训练。前者可以选如《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眼睛与仿生学》等课文,后 者可选《荷花淀》《阿Q 正传》等作品。教师应在书后思考题的基础上以新的视角观照课文,潜心挖掘,依照高考题的样式重新编题,并辅以适当的点拨指导。然后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反复推敲,抛开所有参考资料独立认真地回答教师提出的每一道题目。比如,第二册语文书关于《风景谈》最后一段的阅读理解题共 11 个小题,可以稍加改造进行练习。其中⑦⑨②⑤⑧等题可以提出限定字数的要求。这里有对关键词语的语境意的解释,如第⑧题、第⑥题;有重要语句的理解,如第⑦题;有对文意的整体概括,如第⑧题。它们从不同侧面检测学生阅读理解这篇文章的能力。 为保证课文的阅读复习训练不流于形式,我们注意了两点:一是给以足够的时间阅读思考,一般当堂完成;二是要有检测,可以使用投影仪,可以发纸练习,也可以让学生上黑板板演,规定不准看资料答案和课文相关注释,总之一定要严格要求,督促检查并进行信息反馈,确保练习落在实处。如果每一篇重点文章都能如此扎扎实实地训练,第一轮复习四五十篇下来,学生阅读能力应该说能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高考临场阅读不同于平时阅读,因此我们进行考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