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庄暴见孟子》备课笔记

《庄暴见孟子》备课笔记_第1页
1/4
《庄暴见孟子》备课笔记_第2页
2/4
《庄暴见孟子》备课笔记_第3页
3/4
《庄暴见孟子》备课笔记 一、课文悟读 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强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下》第一章,可以作为一篇对话体的议论文来学习。文章由叙人议,先通过庄暴和孟子的问答引出话题:“好乐何如”,然后叙述孟子如何就这个话题因势利导地劝说齐王要“与民同乐”。全文围绕着“音乐”这一话题,阐明不“与民同乐”就会失去民心,而“与民同乐”就会得到民心、统一天下的“王道”思想。文章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故学习本文时,可让学生对孟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先作一些了解。 学习本文,还要对文中的一些文言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常见词语、古今异义现象等加以摘录整理,做到能理解其含义、辨析其用法,以加强文言知识和语感的积累。为此,要求学生对文章反复朗读,力求做到熟读成诵,从而进一步理解孟子的政治思想。 二、亮点探究 1.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探究学习:学界出现了这样三种解释:齐王有不悦之色,认为孟子不该问自己“好乐”的事;齐王有羞愧之色,认为自己不应该“好乐”;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给孟子。权衡上述几说,以第三说为最佳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以数百人。”供养这样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孟子来齐国宣扬其“仁政”,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齐宣王心中要“怪恚”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给孟子。儒家历来重视礼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政治教化作用,从音乐可以考察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并反对把音乐作为单纯的娱乐活动。“先王之乐”是先王用来教化百姓、安定民心、治理国家、巩固统治的手段,与“世俗之乐”截然不同。齐宣王爱好的不是“先王之乐”,而是“世俗之乐”,这又与儒家的音乐主张不甚吻合了。齐宣王之所以直言不讳地向孟子表白“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是考虑到隐情既已泄露,也就不必再转弯抹角了,免得孟子纠缠下去。而后来谈话之所以还能继续进行,是因为孟子并不反对他爱好“世俗之乐”。也有人认为:“齐王感到作为国君而爱好音乐,当为舆论所不许,怕受到孟子的批评,因而脸上表现得有点惭愧。”(李炳英《孟子文选》)其实,战国时期爱好“世俗之乐”的国君不乏其人,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庄暴见孟子》备课笔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