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课程思政”的学习资料 一、什么是课程思政 二、课程思政的实质与方向 . 三、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之上海经验 四、华南师范大学: 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新路径 五、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六、复旦: 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 七、高职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方法策略探究 八、关于“课程思政” 几个问题的分析 一、什么是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 的概念最早由上海市委、 市政府于 2014 年提出。 课堂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 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形成协同效应, 把“立德树人” 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2004 年以来, 中央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 上海也由此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 上海课程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改革重心由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转变为注重大中小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 在此进程中, 构建全员、 全课程育人格局的理念也越来越清晰。 第一阶段: 2005 年起, 启动实施“两纲教育”, 推进以“学科德育” 为核心理念的课程改革。 为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 上海于 2005 年先后出台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 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两纲教育”), 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两纲教育” 十年来有一个核心理念, 即“学科德育” 理念, 就是把德育的核心内容有机分解到每一门课程, 充分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 根据各门学科的知识特点及其所蕴涵的德育资源, 上海编制了学科德育“实施意见”, 逐步修订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 和“教材内容”, 促进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 情 感 态 度 价 值 观 的三维统 一, 为小学初 中高 中各个学段的所有课程实施学科德育提 供 了理论 支 撑 和操 作 建议 。 在总 结 过去 10 余 年上海德育课程改革经验 的基 础 上, 最 重要的经验 是要提 升 德育实效 性 , 必 须 将 社 会 主 义 核心价 值 观 作 为核心内容整体、 科学、 有序 地 融 合 进各学段、 各学科。 第二 阶段: 2010 年起, 承 担 国 家 教育体制改革试 点项 目 “整体规 划 大中小学德育课程”,聚 焦 大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