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居民与聚落单元主题备课 居民与聚落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海洋与陆地”、“世界气候”等自然地理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三大人种特点及分布,人口增长、分布及人口问题,语言和宗教的分布,城乡聚落景观的差异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既有对前面所学知识的运用,也是后面学习世界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本章主要有三节内容组成:第一节人口与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与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1、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2、了解世界文化的差异,理解和尊重各国的文化传统。 3、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单元具体教学目标 第一、二节 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和宗教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4、知道汉语、英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5、知道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运用图片说出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结合本节的学习,说说自己对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 二、单元重难点 1、世界上有哪三大人种?它们的区别表面在哪些方面? 答:世界三大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它们的区别表现在肤色、头发颜色、头发卷曲程度、鼻子形状、血液等方面。 2、简述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 答:①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美洲的土著居民也是黄色人种。 ②白色人种目前分布最广泛,500多年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中亚、南亚、北非。地理大发现后,伴随欧洲殖民扩张,其分布扩展到美洲和大洋洲。 ③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历史上黑人曾被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故美洲也有大量黑人分布。 3、影响世界人口的两个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因素(亚洲的东部沿海、东南部和南部人口稠密,自古就是人口密集地区;在干旱、过度潮湿、严寒的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山地、高原,这些地区人口稀疏);二是社会经济因素。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急剧上升。世界人口日是7月 11日(1987年 7月 11日,世界人口达 50亿)。一国或地区人口数量增加的快慢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目前世界上人口增长快的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慢的国家多...